人們想知道,但真相卻無法讓人們知道。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人們便身處在一種自我懷疑或是被他人懷疑的「審判式」氛圍之中,這有點像是莎士比亞在不同戲劇作品當中所設定的無知群眾,與魯迅筆下的不少人物亦有著相似之處。人們喜歡看戲,尤其是那些名人、富商或者是公、侯、伯、爵所上演的大戲。更喜歡一句話,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當樓塌下之後,人們甚至跑到廢墟旁,撬開兩塊磚看看裡面的情況,並對著被壓在廢墟中的人大喊一聲「你還好嗎?」,殊不知搬開的那兩塊磚亦隨時會壓倒自己,並將自己也深埋進去。人們對那些身處在廢墟當中,就如同落馬被推上法院審判席的名人高官感興趣。法院當中的辯解和溝通成為了不同利益陣營在考量過最大效益後所做出的退讓,人們所見到的有不少情況大概亦只是不同陣營當中棄車保帥的普通戲碼,但亦有不少人認為自己看到了聞所未聞,聽所未聽的曠世「大戲」。公共討論開始變得並不是那麼的真誠,一切總讓人感覺有些說不出的奇怪。為甚麼會變成這樣?有很大可能是因為在那些喋喋不休的討論中,人們得知了一個真相,那就是自己根本就不知道真相是甚麼。但是在現實中卻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承認這一點。這似乎是原著作者約翰·P·尚利(John
Patrick Shanley)在作品當中所想要傳遞出的思考,亦是上話版戲劇《懷疑》十餘年來多次上演的目的之一。
難以跨越的從眾效應。在劇中宋憶寧飾演的天主教教堂學校校長阿洛西斯無任何根據對賀坪飾演的布蘭登·弗林神父提出懷疑,她認為神父弗林與新轉學來的黑人小男孩有著超乎師生關係之外的親密聯繫。這一沒有任何證據支撐的指責卻受到了教會學校當中絕大部分人的認可,足可證明在權威與地位面前,個人發自於內心深處的獨立思考能力變得微不足道。對於權威論點的質疑和懷疑,生存在現實世界當中的絕大部分人是不敢有,或根本就不會有的。「當信任主導一切時,捕食者就可以為所欲為……而那些牧羊人,她們為了維護傳統美德而犧牲了自己。」原著作者約翰·P·尚利(John
Patrick
Shanley)曾經在一次提及《懷疑》的創作理念時這麼表示。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或許是人們開始懂得人情世故的時候。大家默默地締結了一個社會契約,所有理智的人都應該相信權威所提出的結論,對於同一件事的看法和思考亦應該是相同的。生活在現實世界當中的人們就像是莎士比亞戲劇作品當中的無知群眾,他們受到「智者」的言語蠱惑,一群人憤怒起義,殺死國王,然後有個人大膽的站出來發表了一通「畫餅」似的演說,他們就高呼,「萬歲,封你為王!」。歷史亦似乎就是如此,不斷重複上演著戲劇當中所描繪的荒唐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