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橋測試彩色燈光惹批評
公共工程具美學增城市美


  澳門大橋被網民拍得正在測試燈光,弄得「七彩繽紛」,與西灣大橋早前更換燈光相映成趣,皆因兩座大橋同樣以彩色為大橋燈光色調,顯得有點俗氣。西灣大橋主塔的燈光,由過去以黃色和白色為主色調,變為出現多種顏色頻閃效果,有批評駕駛者會被閃光騷擾視線,影響駕駛安全。如今,澳門大橋採用同一燈光風格,予人感覺澳門的跨海大橋的燈光都是朝這方向做,那麼嘉樂庇總督大橋和友誼大橋又會否循這個方向,把原有的黃色燈光轉為彩色?

  當局預計今年第 3季,澳門大橋具備通車條件。即是說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便可以通車(當然,也有可能在特區成立廿五周年才通車),惟彩色的燈光,似乎不太符合澳人的品味。筆者見近期文友都在談論美學,今天不妨談談大橋燈光以至公共工程的美學。先不說物理上的造型,造價高達52億7千萬元的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被正式命名為「澳門大橋」,在社會一面倒批評沒有特色下,大橋依然採用這個名字,官方的命名原因竟然是澳門沒有一條大橋叫「澳門大橋」,名字上已無美感可言,

  美學(aesthetics),來自希臘語αἰσθητικός,最初的意義是「對感觀的感受」。這是一門對美的本質及其意義的研究爲主題的學科,作為哲學其中一個重要分支,是人類對有型物品的審美觀。建築美學則是另一門學科,是對建築物及其環境進行審美評價的學科,這門學科對於建築的設計會產生影響。建築美學核心問題是「甚麼樣的建築才是美的」,可惜澳門的官員沒有美學可言,從大橋命名到燈光配置,都沒有聽取市民意見,憑自我的「美學」施政。

  大家看看香港著名的青馬大橋,能夠登上當地的旅遊發展局網站,網頁指青馬大橋是「全球最長的行車及鐵路雙用吊橋……成為了一個壯觀宏偉的景點。」反觀澳門,有哪一條大橋能被視作旅遊景點?對此,筆者期望澳門大橋換回黃色燈光,配襯嘉樂庇總督大橋和友誼大橋,保持鏡海上靜謐夜色的美感。

  澳門的公共工程一直欠缺美學,推而廣之,那是一個城市美學,城市美學是一門涉及歷史、地理、文化、藝術、建築、社會等多門自然和社會科學交織而成,以城市美為主,建築之間有着和諧、協調的基礎,例如塔石衛生中心因兩旁的建築均為文化局的葡式舊建築(一為文化局大樓另一為中央圖書館),在設計塔石衛生中心時,意調和新與舊、整體與個體的衝突,運用了現代簡約的抽象幾何化設計語言及立面的虛實對比,與中心兩側的古典建築取得視覺上的聯繫,並沒有刻意採用仿古手法。現在看這個近40年的建築物,一點都不落後,亦充滿美感。

  無論是新城A區的經屋,抑或望廈一帶的社屋建築,就算是早年的氹仔湖畔大廈算是有「玩色彩」,只是仍然以白色為主,建築都是方方正正,四平八穩,甚至近一年落成的長者公寓,外觀設計醜陋,內裡一層55伙全是開放式,居住密度高,更劣評如潮。不談住屋設計,就算離島醫療綜合體,也只是由七棟方正的樓宇組成,北安O4地段文件倉庫大樓,同樣有這個問題。2019年通車的輕軌氹仔線沿線車站,除了機場站外,更因趕工而沒有設計。比較好的,要算科學館比較有(由設計大師貝聿銘公司負責)具時代感,而目前慢慢規劃的新中央圖書館(由荷蘭設計團隊負責)和前逸園跑狗場原址土地市民運動公園,亦有一定設計。筆者明白要有建築美學,就一定要花錢,只是澳門的公共工程不斷,費用亦高昂,筆者理解公共建築主要是實用,只是城市都是呆板、單調、類同的建築,就沒有美學可言,無法激發居民的創意或創造思維,功利點看,至少亦能吸引旅客打打卡,為何不能多一點預算用在設計的美學上?

  如果要在澳門辦一個建築美學之旅,可能是澳葡時代的歷史建築或現代私人建築,博企的度假區可以設計得很美,因為那是打開門做生意,就得吸引人去,自然設計得美輪美奐。故此,筆者呼籲多一點公共建築像塔石衛生中心,不需要聘請國際級的設計團隊,只要多加用心,調和公共工程與周邊新與舊、整體與個體建築的衝突,相信處處都有建築美學,讓澳門這座城市更有美感!


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