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羅保的一本好書
(上)


  
2019年11月下旬某天出席土生葡人社群聚會的一個頒獎禮,我和身旁一名男士交談,知道他叫Marco, 由日本回澳參加活動。繼續聊下去才知道他是澳門的名人羅保的男孫,今次回澳一方面參與社群聚會,同時和澳門國際研究所討論祖父的傳記。當時感到一股強烈的歷史衝擊,一是沒想到坐在身邊的是如此顯赫家族的後人,另外因知悉一本羅保的傳記將會出版,內心異常興奮。

  羅保是一個既熟識又陌生的名字。他雖然已去世59年,但名字在澳門歷史的文獻中出現了千百次,包括我熟識的歷史學者陳樹榮和著名的廣播人梁送風也多次提起他。另一位年近九十的老朋友飲咖啡時跟我說:“我見過羅保,我有個鄰居是他的廚師,知道他為人疏爽,好幫忙d員工。”前綠村電台廣播人梁送風也提及他在節日向窮人派錢的事跡。我和羅保生活在不同的時空,只靠文字記錄和別人的轉述來認識他,但上天安排我和他有兩次間接的接觸,首先是兒時收聽電台播出的羅保博士音樂,第二次是為了撰寫梁送風的口述史,去到香港跑馬地墳場拍攝他的墓地。

  經歷幾年疫情,土生葡人社群聚會停辦多年,我對羅保傳記的事一早淡忘了。一日路過板樟堂的葡文書局,進入瀏覽時驀然看見一本英文新書,書名為Everyday is Mine-The Life of Pedro José Lobo (暫譯“羅保的一生”) 該書的封頁內頁標明是2020年1月出版,我卻遲了四年才能一睹期盼很久的這本人物傳記。作者Marco Lobo是羅保的內孫,他父親是Rogério Lobo. 作者在香港出生長大,分別在美國和日本學習商業和經濟專業,之後留在日本發展和居住。除了自己的生意,他也愛好寫作,先後撰寫五部作品,題材環繞著散居世界各地的葡國人的生活和歷史。這本關於祖父(Pedro José Lobo)的專著是他第五本書,也是最新近之作。全書共22章,標誌頁數236頁,附26張照片。全書有79個註腳和30個參考書目。從上述資料感覺到作者的學術訓練紮實,資料詳細和態度認真。這本著作補充了口耳相傳資料、官方公告和報刊材料的缺失。

  以往澳門華人研究羅保需要面對材料問題,官方資料全是葡文的,間中可翻查上世紀60年代以前的中文報刊。後來有關羅保的文章大多以葡文撰寫,刊於葡文版的澳門雜誌和文化雜誌。另一渠道是第二手資料的口述,但由於口述史在本澳是近十多年來的新興事物,其中涉及他的事跡不多,惟有在梁送風的口述史中比較多的提到這位電台的老闆。

  Marco在書中使用的文獻來源,包括中英葡三種語言,主要係葡、英兩種。他使用報紙雜誌的資料不多。他擁有家族中人優勢,寶貴的資料包括:個人的回憶片段;家人口述經驗;親人的作品摘錄;家族檔案和家族老照片。書中對羅保養父的描述頗多,是目前透過其他渠道難以知悉的,還有羅保抵達澳門之後的學習和工作單位詳細資料。由於羅保的生命跨越太平洋戰事,而他曾經在澳門擔任多年公職(市政廳長和經濟局長) ,所以書中有大量的歷史事實的描述:透過Rogério 的資料,把日本人投降、光復香港過程中,澳門和澳門人扮演的角色作詳細介紹。

  其他的事件,包括太平洋戰爭時期美軍轟炸澳門水機倉庫、油庫;關閘事件;英國在澳門的情報機構等,均是精彩的內容。他不單只是官員,又是商人,從事黃金買賣和運輸,故而創辦澳門的水機公司,又面對全球首宗的劫機事件。除了政治、經濟地位,他的資本容許他創辦電台和建立一支小型綠村樂隊、參與創立文化組織MCC(Macau Cultural Circle)和支持創辦三語雜誌Mosaico(1950-1957) 。基於是家族史,由後輩去書寫前輩,內容必然集中在羅保和家人身上。至於在羅保身邊活動的人曾被提及的,包括崔樂祺、何賢和幾位總督,但落墨不多。

  羅保是影響澳門一代的人物,他是澳葡官員又是商人,影響力及於港澳兩地。這樣的官商合一的梟雄是時代的產物,他的出身、崛起,發積具備時代特色和代表意義。我近期在一個宴會上遇見澳門國際研究所的創辦人黎祖智博士,他說希望Marco 也為其父Rogério Lobo撰寫另一本傳記,我順勢向黎祖智建議把這本幫助世人瞭解羅保博士的書籍Everyday is mine-The Life of Pedro José Lobo翻譯出中文版,讓澳門史的內容擁有更豐富的中文資料。(待續)


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