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婚後事》看《最愛是誰

  
  近期無線大熱劇集《婚後事》上周曲終人散留下餘音嬝嬝令人低迴,在疫情中及疫情後婚姻家庭倫理問題比之前更加嚴重,難得有一齣能令廣大觀眾產生心理投射以至強烈共鳴的優秀本土劇集,能適時填補空虛,的確令城中癡男怨女、圍城中人有所寄託。作為過來人及長期研究這方面的人,筆者當然晚晚追看分析。
 
  題材反映社會現實是成功要素,這方面《婚後事》交足了功課,成功自然有了保證。近十年來香港有口碑的影視作品莫不如此,如電影《白日之下》、《年少日記》、《飯戲攻心》等皆然。當然也偶有例外,如有點掛羊頭賣狗肉,令新聞界頗為不滿的傳媒宮鬥劇《新聞女王》就是表表者。不能說不好看,但作用只是給人對現實的小人發洩、解恨、缺乏值得深入嘴嚼消化的內容,只算是加料炮製的濃郁即食麵,傳媒機構難以荒謬至此,沒有任何寫實性。
 
  當然並不是說《婚後事》完美無瑕,主要問題是劇情進入後段以後明顯拖沓、尤其是最後四集好像等拖到完場又來個老土的大團圓結局了事,戲劇張力相當不足。至此編劇看來只是為了配合結局要求,把三對男女之前的缺點全部抹去,六個人身上曾經比較真實地存在於普羅大眾之間的劣根性,忽然之間全部都像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一般消失無蹤。再加入大量時空交錯以交代各人心路歷程,給觀眾帶來一定的混亂,反而令前面五分之四出色的劇情大打折扣,前後段風格不一致又缺乏足夠時間和理由作出性格轉析,最後階段片面硬銷正能量就有點不倫不類。
 
  但姑勿論如何,該劇都可以算是今年以來最出色、最言之有物的都市倫理劇。當中六位主要演員都能擦出火花演技大爆發,結合劇情實在戲味十足令人眼前一亮,的確是觀眾之福。陳自瑤首次擔任女一即有高超水準,從四葉草時期十多年來擔當配角磨練演技,今日終於可吐氣揚眉,無線多了一位演技派女星實在可喜可賀。至於飾演其夫的羅子溢(舊名羅仲謙)北上發展後人已成熟不少,多年不見演技沉穩內斂,尤其適合中後段劇情有苦自己知又帶點固執的木納角色。
 
  本劇另一特色是六人戲份平均,是沒有明顯主角配角的群戲,再配合從各人視角出發的故事發展,兩者相得益彰。至於第二對男女黎諾懿及賴慰玲的組合,同樣在該台浸淫多年演技早已爐火純青。前者本身是個住家暖男,但因為外形天生似有點不羈,故多次被委派這類角色,雖然符合角色需要,但擔心長此以往會被定型。劇情後段角色性格的轉變雖然突兀,不過亦證明他確實可以飾演好男人。賴慰玲相對稍為年輕,約十年前以《M Club》其中一角出道即受到注目,演藝學院出身的她一開始便顯露演技派潛質,曾受到影帝黃秋生公開讚賞,前途未可限量。
 
  來到最後一對伴侶羅天宇和王敏奕,羅天宇和黎諾懿一樣,曾在早期《愛.回家》中飾演一角,疫情期間播出的《香港愛情故事》中,成功令演技上了一層樓。大概因為劇本好,各人演技好能擦出火花,加上跟《香港愛情故事》一樣,也是由出色的新一代監製林肯主導,熟悉演員特點,所以出來效果都很好,並沒有被上述四位前輩比下去。
 
  曾志偉之子曾國祥之妻王敏奕年輕貌美,但本來最被看低一線。跟賴慰玲一樣也是由《M Club》角色出道,不過非科班出身,加上多年來都好像中氣不足又多懶音,一直都進步有限。直至今年初的《新聞女王》開始表露演藝潛質。在《婚後事》中的演技進步,跨度比上述五人更大,頗有脫胎換骨之感,不再只是花瓶。前期的「最美小三」跟後期的「最美師奶」戲份,對她來說難度都不小,但力度掌握都恰如其份的好,可見其用功之深。除此之外亦不能不稱讚,飾演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小女孩悅悅,二人都演得不錯,縱觀全劇各人演技都在水準以上,沒有人有明顯破綻。

舊歌新唱顯弦外之音
 
  除此之外,《婚後事》還有一位錦上添花的隱形幕後功臣,他就是演唱該劇主題曲的新一代年青唱家班曾比特。由他翻唱的主題曲《傾城》,效果竟然令人喜出望外,實乃可造之材,有獨特個性在比賽中又毫不怯場,難怪李玟生前亦讚予有加。可惜早前因肌肉急性發炎不良於行,直至劇集快將播完才能稍為亮相。
 
  說到《傾城》,已是二十七年前舊歌新唱。令人唏噓的是原唱者許美靜,因為受到精神壓力引致的情緒病困擾,二千年後已從歌壇隱退。《傾城》及《城裡的月光》是這位星加坡女歌手的最佳代表作。重溫該曲不但切合劇集主題,藉此懷舊更覺歲月如飛。
 
  相隔二十七年後再細味黃偉文的歌詞,也許會更令人唏噓感慨,驚嘆當中的前瞻性預言竟如此神準,今日再聽只覺人面桃花。「紅眼睛幽幽的看著這孤城,如同苦笑擠出的高興。瓊樓玉宇倒了陣營,來營造這絕世的風景。傳說中癡心的眼淚會傾城,霓虹熄了世界漸冷清。煙花會謝笙歌會停,顯得這故事尾聲更動聽。」相信大家都別有一番新感受,各有甜酸苦辣在心頭。
 
  談到都市情緣與舊曲新唱,就不能不說特別有紀念意義的《最愛是誰》。大家都知道原曲是八十年代林子祥所唱,但去年有心人從錄音中發掘出張國榮生前翻唱的珍貴母帶。於是經重新修復混音,作為紀念哥哥去世二十周年的新作品隆重推出,令該曲再神奇地流行一次。

張國榮滄海遺珠餘韻無窮
 
  在世間尋覓愛侶,尋獲了但求共聚。
  然而共處半生都過去,我偏偏又後悔。
  別了她原為了你,留住愛亦留住罪。
  誰料伴你的心今已碎,卻有她在夢裡。
  為何離別了,卻願再相隨。
  為何能共對,又平淡似水。
  問如何下去,為何猜不對?
  何謂愛?其實最愛只有誰?
  任每天如夢過去,沉默裡任寒風吹。
  誰人是我一生中最愛?答案可是絕對?
 
潘源良詞 盧冠廷曲
 
  相信大家對這首繞樑三日的八十年代經典歌曲仍有印象,一首歌相隔幾十年後再紅一次,在香港不是沒有,如跟張國榮同期出道,形象具一定可比性,甚至在初期存在瑜亮情結的陳百強。他曾翻唱過改編自一九五八年電影《一夜風流》,由李香蘭(山口淑子)原唱的《三年》,由向雪懷重新填詞成《盼三年》,不過這類成功例子不是太多。

 《最愛是誰》成功之處首先是盧冠廷曲譜平淡似水,配搭潘源良入世的不朽天問:「何謂愛?其實最愛只有誰?」「誰人是我一生中最愛?答案可是絕對」對準了城中無數癡男怨女的心,可謂一擊即中碎片遍地,令太多人眼淚在心裡流,又不知怎麼開口,有苦只有自己知。

 「情是永遠著迷」,愛情心理學是人類永恆的話題,所以情歌亦永恆不滅。《最愛是誰》大概是其中並非最突出,但卻隽永難忘的點睛之作。經過三十五年歲月洗禮重新浮出水面,依然沒有違和感。當然這也要歸功於已駕鶴歸去的張國榮深情演繹能遺愛人間,令餘音繼續渺渺。
 
  今年四月一日,是譽滿中外的香港演藝巨星張國榮辭世二十一周年。人們永遠記得那個不幸的二00三年,沙士肆虐、社會運動,還有張國榮、梅艷芳都不幸離我們而去。香港人如頓失精神支柱,可謂痛不欲生。回望過去來時路,那種痛楚仍若隱若現不能磨滅。相比二十一年前,現在有太多人、太多事想問,到底《最愛是誰》?(二之一)


黃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