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真弓《浪漫之後

  
  近期,筆者相對比較經常在本澳之外的地區觀演。無意間發現,已經有一小段時間沒有踏足澳門文化中心欣賞演出了。其實澳門文化中心無論是在場館設施還是人員管理方面,都有著極其出色的表現,不誇張的說,有時候澳門文化中心的體驗效果甚至超過了內地近些年一些新建的大型公共藝術場館。截止至筆者撰文時,澳門文化中心已經投入使用滿廿五週年。在這廿五年時間裡,文化中心見證了澳門特區無數重要的歷史時刻以及眾多精彩藝術演出的上演。

  消失許久的咖啡廳。記得筆者小時候,在文化中心有一家規模並不算是非常大的咖啡廳,這個咖啡廳雖然規模不大,但提供的餐飲服務卻是一應俱全,在演出與日常時段當中不僅提供中式茶飲和西式咖啡,亦供應一些簡單的餐食,足以讓人飽腹。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家咖啡廳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消失不見了。對於如筆者一般的觀演發燒友來說,想在文化中心附近找到一家能夠充飢飽腹的小店亦算是頗費周章。筆者覺得,如果在時機成熟的條件之下,澳門文化局或許可以考慮通過以招標的方式,假澳門文化中心內重新開啟一家茶餐廳或咖啡廳。這一配套設施的重新設立無疑將為在文化中心內排練演出的人員以及到此欣賞演出與參觀展覽的觀眾帶來極大的便利性。無論在觀演之前,抑或是觀演之後,能夠就近品嚐到一杯香濃的咖啡或一份舒適的餐點,這不僅能夠提升觀眾的整體體驗,亦是一個為藝術家們提供休息與交流的場所。筆者小時候亦有幾次機會跟本澳的老師前輩們一起,在那家早已關閉的咖啡廳當中與國外音樂家們愉快交流的經歷。希望澳門文化中心有朝一日能夠重新啟用餐飲配套服務。那時候,這裡肯定能夠吸引更多的外來遊客與本地市民來此打卡,亦能夠進一步地促進澳門的文化旅遊業發展。

  場刊與網絡宣傳材料當中的小失誤。由澳門樂團有限公司主辦,澳門文化中心提供場地支持,澳門樂團擔當演奏的《浪漫之後》專場音樂會於上週五三月廿二日晚上八時假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成功上演。該場音樂會的最大亮點便是指揮大師耶歐·萊維聯手日裔小提琴家金川真弓帶來演奏難度極高的巴伯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除此之外,在耶歐.萊維的帶領下,澳門樂團亦與小提琴家金川真弓合作帶來美國作曲家巴伯代表作之一的《醜聞學校》序曲。在下半場的音樂會當中,澳門樂團亦在指揮家耶歐·萊維的帶領之下上演了俄國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的《降e小調第二交響曲》,作品編號廿七。演前筆者翻看演出方所提供的場刊時,突然發現了一個小問題,那就是拉赫曼尼諾夫的《e小調第二交響曲》當中的「e」小寫英文字母被場刊製作方寫成了大寫字母「E」。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雖然這個問題不足為提,看起來也只能夠算是一件小事。不過這類問題在一個具有完整編制,以及人員配備都很齊全的交響樂團當中出現亦只能夠說有些東西確實是在退步了。無論是從筆者上一次在大三巴感受到的《輕騎兵序曲》當中澳門樂團樂師演奏的巨大失誤,還是此次在演出場刊以及網絡宣傳材料上所看到的英文字母書寫錯誤,都可看出這個樂團在某些方面還是存在著不少問題的,特別是細節之處,確實存在著很大的進步上升空間。雖然澳門樂團經過改制之後,在經濟支出方面有了不少的優化,但是過度的控制成本,導致質量的下降亦是一個極其矛盾的問題。所以說有些東西,很難能夠從淺層面來看,畢竟每一個小問題,都是由各種各樣的綜合因素匯總起來造成的。筆者還是希望,澳門樂團,這個能夠代表澳門地區文化名片的專業藝團,有朝一日能夠恢復過去的那般輝煌,畢竟,在曾經的某個階段裡澳門樂團的首席指揮與藝術總監就是北京中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藝術總監與首席指揮。

  《醜聞學校》序曲拉開音樂會序幕。當晚音樂會上演的第一部作品是美國作曲家薩繆爾·奧斯本·巴伯二世(Samuel Osborne Barber II;一九一零年三月九日至一九八一年一月廿三日)在他青年時期創作的作品,巴伯在創作這部作品的時候剛滿廿一歲。這部作品是巴伯人生當中創作的第一部管弦樂作品,雖然這部作品的體量不算很大,但是非常工整,極其嚴格的恪守了古典主義時期對於音樂作品和聲對味的規則限制。這部作品亦給巴伯帶來了人生當中的第二個「伯恩斯獎」。自此之後,美國音樂界,特別是古典音樂領域,大家都知道了一個青年人十分擅長創作與古典主義時期音樂風格相同的作品,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將二十世紀前後,特別是以美國作曲家巴伯為代表的作曲家們所創作出的「古典主義音樂」稱之為「新古典主義音樂」。這部作品的創作靈感主要來源於愛爾蘭劇作家謝立丹所創作的同名喜劇作品,其輕快詼諧的旋律風格與喜劇主題相得益彰。在遵循古典音樂形式的創作基礎之上,作曲家極其巧妙地融合了旋律和聲與曲式結構之間的嚴格對位關係。通過華麗的管弦樂編排營造出了浪漫而富有貴族氛圍的學院風。使得整部作品令人印象深刻。澳門樂團對此作品的演繹十分精準,特別是在表現喜劇當中人物角色之間產生矛盾與幽默詼諧的部分,有種讓聽眾聽了之後瞬間「捧腹大笑」的奇特感。樂團的演奏力度以及喜劇氛圍的營造感都達到了極高的水準。樂團對每一樂句的細緻處理,展現了澳門樂團樂師們對這部作品內涵的深刻理解。澳門樂團的精彩演奏既忠實於原作,亦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技術高超的日裔小提琴家。隨後上場演奏的是著名日裔小提琴演奏家金川真弓,她演奏的作品亦是巴伯人生當中創作的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協奏曲」作品。巴伯創作這部作品的時間為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零年之間,當時全球範圍內正在發生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作曲家本人亦處於戰爭中心的歐洲,不知道是否因為戰爭抑或其他原因的影響,巴伯創作這部作品的進度十分緩慢。他創作完成前兩個樂章之後,自己感覺這部作品的演奏過於簡單,並不具備大多數小提琴協奏曲當中體現技術演奏的特性。於是他在作品的末章中充分炫技,對於大多數小提琴演奏者來說,想要完整地演奏好這個末樂章有著極大的難度。當晚音樂會當中,小提琴演奏家金川真弓演奏最好的地方便是首兩個樂章與末尾樂章的對比部分,首兩個樂章當中那優美而溫暖的旋律,與末樂章那充滿著跳躍氣氛的巨大張力,帶給現場聽眾極大的聽覺震撼。柔美與炫技的對話,令人百聽不厭,因此這部作品自上世紀四十年代在歐洲首演之後便盛演不衰,至今仍是不少小提琴家在音樂會當中演奏的首選曲目之一。在現場聽眾那熱情的掌聲與歡呼聲中,金川真弓返場加演了美國小提琴家海飛茲改編的小提琴曲《深河》,金川真弓以她那高超而精湛的小提琴演奏技巧,成功地將該場音樂會推向高潮,展現出了小提琴這一樂器「王后」的無限魅力。

  音樂會最後,澳門樂團在指揮家耶歐·萊維的帶領之下為現場聽眾呈現了極其震撼的——拉赫曼尼諾夫的《e小調第二交響曲》。這部作品是拉赫曼尼諾夫恢復自信後的傑作,亦是作曲家所創作的三部交響曲當中最具個人魅力與廣受好評的作品。在耶歐·萊維的指揮下,澳門樂團的演奏家們完美地展現出了這部作品的深邃情感和宏偉氣勢。第一樂章的奏鳴曲式結構中,樂團精確地傳達了拉赫曼尼諾夫內心世界當中複雜而多樣的情感變化,從略帶憂鬱的緩板到充滿力量的中庸快板,音樂的張力和動力得到了充分的釋放。第二樂章的諧謔曲展現了樂團對節奏和速度的精準控制,以及對作品當中不同和聲音響效果的豐富處理。第三樂章的柔板則是拉赫曼尼諾夫內心世界裡的情感高潮,澳門樂團的演奏家們通過細膩的弓法和呼吸,將這個樂章的抒情美和深沉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讓聽眾彷彿能感受到作曲家內心裡的波動。最後,末樂章的活潑快板為整部交響曲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在耶歐·萊維的激情指揮之下,澳門樂團的演奏充滿著無限的活力與熱情,將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精神和澳門樂團的專業水準展現無遺。

   
☆ 指揮家耶歐·萊維指揮澳門樂團演奏的畫面。圖片來源於澳門樂團有限公司  ☆ 小提琴演奏家金川真弓在音樂會中演奏的畫面。圖片來源於澳門樂團有限公司   ☆ 音樂會謝幕合影的畫面。圖片來源於澳門樂團有限公司
林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