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路士一世》的幻想

  本年度藝術節在疫情的一波三折下總算順利舉辦了。對於部分劇目,比如《小珂》及《新龍門客棧》等演出因上海及北京等地的疫情緣故受到了波及,團隊未能來澳實屬可惜;在節慶中突如其來的橫風橫雨,亦令《嘉路士一世》戶外部分受阻。慶幸的是,在風雨及疫情的阻礙下,節慶亦算順利舉行。

  尤記得自2004年筆者首次參與藝術節的活動,最開始的時候看着一群人在台上上演 “馬騮戲”好不過癮,更有趣的是,長大後自己也成為了 “馬騮戲”的忠實粉絲。反而,如果沒有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生活還真的是挺無聊。

  在疫情下很多活動被取消、延期,甚至不再出現,然後筆者就如眾人般看看Netflix,更買下遊戲機想取得一點娛樂,或在電影院看看大銀幕,但是不知道會否有讀者覺得,有時候這些活動還真的挺無聊,有朋友推薦 “煲劇”,誰不知看了不到五分鐘就覺得無聊死了。到底是他們演的無聊,還是自己無聊也說不準。

  最後,能夠勾起我興趣的,原來就是 “馬騮戲”。《嘉路士一世》作為本屆筆者挺感興趣的劇目,主因是莫兆忠老師以往的《咖哩骨遊記》令筆者印象深刻,說實話,整個演出就是在黑漆漆的街道上走來走去,看着一群膠袋人走來走去,最後還要走到大炮台看幾個跳那些不知道「幹嘛」的舞蹈。確實,對於從來沒有劇場經驗的人,真的是在看耍猴戲,不過這些片段卻成為了筆者心中一直磨不去的印象,那個熟悉的澳門感覺。

  本年度因為時間關係,看的是最後一場的《嘉路士一世》,碰巧遇着橫風橫雨,戶外部分取消了,只能自己走一走想像會發生甚麼事。那些白色的LED屏幕在媽閣、在路上,以及在工房一堆畫架整齊的排放,到最後觀眾們走到劇院中,只有燈光與聲音,仿如置身一個幻境一般,有趣的是,部分片段令筆者誤以為走到某所夜店。不過,這個挑戰只有聲與光的演出,不是莫老師的話,估計也沒有人願意嘗試,實驗性質很強,具有很高的啟發性,更是充滿着莫老師的思考。

  說實話,藝術的美是個人的,然後就是透過不同的傳播方式,令觀眾產生共鳴,所以很多時候演出後觀眾朋友聊感受,一般都是各有各說,但是卻打開了不同的思考,筆者估計也是因為這樣,被這種各有各的思考所吸引着,這就是藝術的多元價值吧。

  演出完畢,門口的帷幕漸漸打開,看到的是被雨刷洗過,乾淨不已的天空,那一刻筆者沒有趕着駕車回家,反倒是走在路上回味那一個異境,在媽閣廟前這葡人五百多年前踏足的地方,在這個滿載着故事的地方幻想一個不存在的空間,就是剛剛在劇院沒有對話、沒有演員的地方,聲音與光線嘗試說故事的那個空間,再度讓筆者胡思亂想。說實話,這種想像令疫情下的無聊之感一刷而空,看來哈,這些 “馬騮戲”還是比較適合自己,也希望觀眾朋友們在本屆的藝術節中找到自己的亮點。


艾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