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若渴

 當局早前公佈的《人才引進制度》諮詢文本,社會各界對文本意見不一。有意見認同此時政府諮詢這制度適時,認同政府欲借人才引入帶領澳門發展新產業推動產業多元這一設想。然而,亦有人認為政府只是以此計劃為澳門人畫了一塊大餅,其所言的目標、期望只是遙不可及的夢。求「才」若渴,到頭來或只是「黃粱一夢」?
 我們期待大家進一步的回應、質疑、討論,歡迎指正,電郵:
ALLABOUTMACAU@GMAIL.COM 。另外我們在FACEBOOK有群組,歡迎輸入「論盡澳門街」或WWW.FACEBOOK.COM/ALLABOUTMACAU加入,參與討論!




人才引進制度助澳門發展四大新產業?
蘇嘉豪:講到「天花龍鳳」
實習記者:立青

  隨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出台,政府就推出為「深合區」發展而制定的一連串部署。當局本月公佈《人才引進制度》諮詢文本,並針及「深合區」致力發展的「四大新產業」引進「高端」、「優秀」和「高級專業」三類「人才」以助本地經濟多元。對此文本,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兼前直選議員蘇嘉豪認為,當局似有意「前功盡棄」現時旅遊、酒店、會展、文創所形成的發展基礎;反以四大新興產業「從零開始」,並期待進一步經濟多元,他認為這些只是「天花龍鳳」。

  蘇嘉豪又以澳門發展中醫藥十年卻似只「得個桔」為例,形容這可能的「成功」如「遠水難救近火,遠到係我哋呢一代人都睇唔到嘅遠,澳門係無咁多時間去嘥」。

文本並沒清晰界定制度將為澳門帶甚麼效益

  談及諮詢文本內容,蘇嘉豪認為,當局沒有清晰界定該制度將為澳門帶甚麼效益,「我定義唔到究竟佢(制度)有冇效益或裨益,最關鍵係我完全睇唔到將來。(當局)而家講嘅係天花龍鳳嘅嘢。」

  他又表示,引進人才發展新產業帶來的所有的「好處」都是建立在「成功」的基礎上。但何謂「成功」?文本並沒有交代。「點樣成功唔知,幾時成功唔知,但係所有好處都係一旦成功之後發生嘅事」。又指,當局常自詡各種政策和措施為「成功」,然而實際上澳門市民都不買帳。

「經濟適度多元」多年成效存疑
藥園近十年發展「心照不宣」

  
蘇嘉豪首先指出,當局「經濟多元、人才培養」推行多年,但卻遲遲未見到有太大成效,疫情下更是「自揭傷疤」。


  他以「粵澳中醫藥園區」為例子,指出近十年主力發展的中醫藥園區,當初宣稱會創造三千就業職位,但至今僅得不足二十名本地員工。他直言:「『經濟多元、人才培養』,呢八個字已經聽咗好多年⋯⋯大家都心照不宣係冇乜太大嘅成效」。

  他質疑當局為何「放棄」過往已經投放大量資源和時間發展的非博彩產業,如旅遊、酒店、會展、文創等,卻轉而提出「從零開始」發展四個新產業,「原有基礎係唔可以浪費,因為呢啲係我哋資產嚟嘅,我哋係的確用咗真金白銀、用咗時間去發展」。

  他更指,現時人才引進諮詢文本中對於舊產業、本地人才培養隻字不提,而這些都和新產業和人才引進「環環相扣」,又指,當局的政策和措施與過去形成割裂,完全是一個獨立的「新故仔」,「咁我哋之前嗰十幾年咪嘥咗時間」。

引入人才若「貨不對板」,如何退場?
蘇嘉豪:恐請神容易送神難

  他又批評,文本中缺乏完善的人才「退場」機制,並反問,若「貨不對板」如何退場?一旦產業發展失敗,或是引進的人才未達帶領本地人才的效用,這些「人才」如何退場?其又擔心,一旦引進的人才不適合,變成「請神容易但送神難⋯⋯最後變了澳門人」。

  此外,他亦對當局能夠在引進人才的審批時保持「公開、透明」持懷疑態度,對負責審批者的資格成疑,以及夠否在審批時保持公正?如何防止有人借引才之名騙取澳門居民身份?這些問題當局並沒有解釋清楚。

  蘇嘉豪坦言,政府過往在引進外來人才的政策上劣質斑斑,這是引起市民對於今次人才引進計劃有許多質疑和不信任的主要原因。

「深合區」是靈丹妙藥?

  
現時當局提出要大力發展四大新興產業,並要引進相關行業中的「精英中的精英」,對此,蘇嘉豪直言,自己並不看好。澳門市場太小,很難容納多個產業,「一個咁細嘅市場,點樣能夠容納到咁多嘅產業呢?」,產業沒有發展空間,談何吸引人才。

  再者,他認為現時當局提出的四大新興產業在澳門缺乏發展基礎、行業傳統,以及社會共識,而這些難題絕不是僅僅一個「深合區」就能解決的。「究竟呢一啲咁樣嘅產業係唔係真係澳門有條件可以發展到呢?而家感覺上就係,深合區就係佢哋(政府)嘅一個神仙藥、仙丹,總之有啲乜問題就係『深合區』(解決)」。

  他亦表示,將四大新產業列為發展目標,可能是中央政府給澳門佈置的任務,而特區政府並沒有辦法控制,「我哋(澳門)只係接咗個任務返嚟,我哋就要埋頭苦幹」。



《人才引進制度》正諮詢
透明度及本地就業保障惹疑慮

  當局早前公佈《人才引進制度》諮詢文本,公開諮詢期至下(十二)月二十四日結束。對這份幾乎被政府視為推動本地四大新產業的「救命草」,出席諮詢會的發言者似有不少疑慮,其中有關制度透明度及本地就業保障方面最受到關注。

  在人才發展委員會一場專為公眾舉辦的諮詢會上,發言者多關注人才引進透明度及審批標準流程及薪酬下限設定。亦有發言者擔心招攬的人才會影響本地人晉升。而在社團和機構諮詢專場,發言人士均表示支持政府設立有關制度,認為有助澳門經濟多元發展,但擔心若審批標準不嚴謹會搶走本地人飯碗,認為引進人才要與本地人才培養機制互相配合,同時要增加審批透明度。亦有意見關注人才與一般外僱的區別,又要求日後澳門引進的人才必須「愛國愛澳」。

制度需具高透明度
 招攬的人才不應影響本地人晉升

  在公眾專場諮詢會上有與會者表示,本地經濟適度多元需要人才,但人才引進的前提是不能對澳門人就業有「太大影響」,制度須透明度高且真正幫助澳門適度多元;同時,當局亦須設定公開透明的評鑑機制以定期檢討,讓制度適時增加或減少輸入。該與會者亦希望政府思想現時引進人才的時機是否正確,以及關注人才引入對本地青年及社會的影響。

  有發言者表示,政府必須堅持原則:培養本地人才為主,引入外地人才為輔。又批評當局現時在處理專業外僱及技術移民問題使公眾不再信用政府人才政策。人才審批流程必須公開、透明,每一階段都應對外公開正在審核的申請名單以及申請人的得分、評分標準等。

  亦有與會者擔心招攬的人會取代了澳門人可晉升的位置,認為當局應以培養本地人為目的而引進人才,而招攬的人才不能影響本地人晉升的權益。亦有意見指出,政府要先了解本地人才外流的原因,以及檢視現時挽留措施是否足夠。

高級專業人才薪酬須達五萬以上
發言者擔心難達標

  當局沒有對「高端人才」及「優秀人才」設有薪酬下限;但對高級專業人才,則要求其必須先獲得本地僱主聘請,而薪酬須達到五萬澳門元以上。此一標準亦引起部分與會者關注。有發言者問及五萬月薪是否為主要門檻,或當局亦會參考其他因素。亦有意見指,每一公司有其薪酬標準,難為個別員工作調整。

現時制度處理技術移民續期申請拖沓
與會者望新制度有改進

  有多名與會者指出,現時當局在處理技術移民的續期申請時間長、沒有明確完成流程的時間。若續期被無限拖長會導致其居留許可過期,而其在澳門所有權利或等於被剝奪,望新制度作出改善,增加透明度。

  有曾獲二零零八北京奧運團體操全體冠軍的與會者表示,自己從二零一四來澳讀研並於二零一七年開始在澳工作。其後於二零一八申請居澳,但至今還未能得知自己是否能可永久居澳。又指,自己曾申請香港人才引入相關計劃,當局只是只花了三個月時間通過了她的申請並給予其八年居港權。對於澳門當局審批過程甚感困惑,亦難以建立對澳門的歸屬感。故希望當局能設立公平,公開、科學的評審機制以及嚴謹可行審批標準。

周昶行:推行人才引進制度「唔可以再遲」擬於二零二三年推行。

  人才發展委員會秘書長周昶行回應時表示,由於疫情本地博彩業及旅遊業受到衝擊。「旅客及賭客都大減,澳門人承受著產業單一的後果。係唔係最正確的時機(推行人才引進)我覺得唔可以再遲⋯⋯人才計劃有急切性和迫切性」。而該計劃初步預期二零二三年推出。

  他又強調,該計劃不是取代澳門人才,而是通過人才來澳,輔助澳門發展新產業從而留著澳門人才。目前,本地人才「唔夠數」去推動四大新產業。「初心不是取代澳門人,初心為澳門人好,以澳門人利益及感受出發」。

  周昶行又表示,一旦人才引進制度實施,當局每年至少審批四次並佈四次結果。若申請人的數量很多,會適時增加審批的次數,不會讓申請者無了期地等待。其又承諾在不涉及申資人的個資、當局會盡可能公佈相關資料如名單、數量,計分表等,確守公平、公正及公開,讓公眾也得知當中的評審過程。

引進人才必須「愛國愛澳」?
「愛國愛澳」是人才的底線

  周昶行回應時表示,「愛國愛澳」是人才的底線,但認為不適宜公開獲批者的個人履歷。政府初步構想「優秀人才」及「高級專業人才」每年限額合共不超過1,000人,周昶行強調若申請人實力不夠,不會強行滿足配額,若申請人數較配額多則需競爭,「能夠成功申請到呢個計劃,首先呢啲人士一定係一位人才」。他稱,正因為本澳經濟單一,才需加快引進人才,支持發展四大新產業,引才制度並非搶本地人飯碗,而是促進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更多本地就業機會。

澳門有何優勢搶人才?
 周︰起碼我睇個傷風感冒唔使等兩個星期

  至於澳門有何優勢與其他地方搶人才,周昶行表示,澳門是自由開放的社會,有不錯的教育制度,醫療系統在世界上不算差,人均壽命是世界前列,「我之前在英國返嚟,我自己覺得澳門係比英國要好,起碼我睇個傷風感冒唔使等兩個星期」。他續稱,澳門是其中一個低稅收的地區、治安好、有言論自由,亦有國家政策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為人才提供發揮才能的空間,上述優勢相信能吸引人才來澳,在發展新產業後亦為吸引人才回流創造條件。

二十一歲即可來澳做人才?

  亦有意見關注為何年滿二十一歲,有學士學位就可以申請來澳門做人才?周昶行回應稱,評審會視乎得分的競爭排名,基本上剛剛大學畢業,沒有工作經驗,即使是名牌大學畢業,「用呢個簡歷填報名表,應該都係入唔到圍」。而設年齡門檻為21歲,是因為一些特別有天賦和才能的人,在好早的時候就已經體現出來,「我哋(中國)有14歲嘅跳水金牌得主,咁佢嚟申請,唔通我唔批?」

本地佛教界亦望引進人才

  在團體諮詢會現場有多個行業代表發言時都慨嘆澳門缺乏人才,支持政府設立引才制度。澳門佛教總會理事長釋心慧表示,每次特首選舉,佛教界都有兩個選委名額,但有澳門身份證的出家人卻少之又少,她希望有關制度可以為佛教界引進真正的人才。

  她說︰「在正信正行道路上發展,不希望澳門一個咁美好的城市,有一啲唔係好正統的宗教,危害澳門居民」,她希望日後評審引進佛教界人才時可以聽取澳門佛教總會的意見。她又稱,出家人有責任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寺院都已經有很好的制度,因為在宗教局統戰之下,所有出家人基本上都是大學畢業以上,「佢哋全部都經過統戰部審批,所以弘法上,需要由出家人承擔呢個社會責任」。

  周昶行回應時則表示︰「出家人可唔可以引進?目前計劃集中引進四大產業的人才……」,將來的評審委員會以產業導向為主,不會因為申請人的宗教信仰、性別等因素而影響評核結果。




「人才引進制度」擬設三類專項計劃

  當局一直強調本地需引進人才以促發展,終於在本月九日公佈,《人才引進制度》諮詢文本。文本建議設立三類專項計劃,引進「高端人才」、「優秀人才」和「高級專業人才」,首階段重點引進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科技及文化體育四大新產業的人才。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在公佈文本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本地存在人才流失問題,因產業單一,難以吸引人才回流澳門,相信透過人才引進制度可增加本澳產業類型,吸引人才留澳發展。

  她又指出,《人才引進制度》預計明年初完成法律草案交行政會討論,上半年交立法會進行審議。新制度實行後技術移民制度將廢止,相關個案採取「新人新制,舊人舊制」方式進行申請、審批等處理。

  文本亦建議設立「人才引進審核及建議委員會」統籌人才引進工作,並負責審議擬引進澳門的人才以呈行政長官批准;其成員包括︰相關範疇的主要官員、政府代表、社會傑出人士,並邀請知名專家共同參與組成。文本亦建議增加人才發展委員會的職能,負責研究和執行人才引進政策措施及各類人才引進計劃。

  諮詢文本建議,「高端人才」不設限額,「優秀人才」及「高級專業人才」則設有限額。

  歐陽瑜又表示,今次疫情突顯本澳經濟單一所造成的嚴重影響,政府希望做好人才引入的法制建設,未來可透過人才引進制度主動邀請和引進有重大成就的高端人才,引領社會長遠進步,並將引入四大新產業發展所需的優秀領軍人才,借助他們的技術、經驗及市場網絡,帶動和支持本地產業及行業發展;同時將輔以引入緊缺的高級專業人才,以帶教方式培養本地人才。

  當局共舉辦四場諮詢會,但只有一場為公眾專場,其餘三場的對像為團體、公共部門及諮詢組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