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籲勿心存僥倖超前部署防災
市民願與決策及執行部門共勉之
澳門要建大學城,投資預計二百億元;要建國際文旅區,需動用公帑約一百二十億元;要打造珠江西岸國際航空運輸樞紐,約需六十億元;另外還要搞科技研發產業園,投資預算尚未公佈。然而,澳門人不想再受水浸之災的防洪基建,又在哪裡?有預算嗎?本週橫空掠過的超強颱風「樺加沙」來襲,澳門街頓成澤國,多區嚴重水浸,滿目瘡痍。
「樺加沙」被稱為今年的「風王」,各項預測均顯示其風力強勁,且剛好遇上天文大潮,或可引致堪比八年前「天鴿」及之後「山竹」的嚴重風暴潮水浸,全城惶恐不安。粵港澳三地政府均嚴陣以待,爭相超前部署。澳門當局早早發出預警:居民要提前儲備足夠三日飲用的瓶裝水、生活用水、罐頭、乾糧等耐存食品,並備好常用藥品、急救包、手電筒、移動電源、收音機等物資,以應對可能發生的停水停電情況。教育部門週一公佈週二、週三所有學校(包括大學)停課,民防相關部門及機制亦逐步啟動,全城高度戒備。珠海更公佈「五停」方案。
本週日開始,澳人便如驚弓之鳥,紛紛到超市搶購各類物資,至週一傍晚很多貨架已空空如也;沿街店舖亦高高架起擋水閘;平日停滿街的私家車、電單車紛紛提前「逃亡」到高處,澳門市面越見死寂。週二下午一時,橙色風暴潮預警發出,特區政府宣佈進入即時預防狀態,低窪地區居民開始撤離;下午五時,八號風球掛起,各個口岸、大橋封閉,賭場關閉,巴士暫停,居民趕回家避災。
「樺加沙」確實強勁,週三清晨四時九號風球高高掛起、五時半改掛十號風球,疾風暴雨交加,打得玻璃窗、簷篷、招牌等搖搖欲墜、震耳欲聾;多處大樹倒塌,垃圾與雜物齊飛,小城東歪西倒,叫人膽戰心驚。早上開始,海水陸續灌入各大街小巷,提督馬路、新橋、沙梨頭、十月初五街、新馬路、路環、友誼大馬路近外港碼頭等多地水浸,重災區內港沿岸一帶最高時水深達一點五一米,多處低窪地區因水浸而暫停供電,約一萬六千戶受影響。治安警、消防員及海關人員帶齊裝備、駕?救生艇及水上電單車四出救援。隨著「樺加沙」遠離澳門,下午四時降回八號風球,風勢逐步平靜,四周卻一片狼藉;晚上十一時改發三號風球,特區政府同時宣佈,終止即時預防狀態。
氣象局公佈,「樺加沙」襲澳期間,十號風球生效十點五小時,是自一九六八年有記錄以來生效時間最長的十號風球,亦是首次同一年內兩度發出十號風球。客觀說,「樺加沙」的整體破壞力未及「天鴿」慘重。八年前「天鴿」襲澳,因防洪基建缺乏,天氣預報及民防機制差強人意,造成十人死亡、全澳大面積嚴重水浸,導致過百億元經濟損失,加上垃圾圍城、全市停擺、停水、停電、停網絡多日,苦不堪言之慘況至今歷歷在目,心有餘悸。雖然「樺加沙」肆虐澳門仍甚,幸而未釀成嚴重破壞及人命傷亡,總算是不幸中的大幸。這既是提前部署、民防機制及其行動力在「天鴿」後大幅提升之故,今次整體表現亦不錯,前線人員堅守崗位,將影響降低。中間還加上一段眾人上街捉魚的場景,為滿目瘡痍的市面平添了幾分哭笑不得的小插曲,「雨中作樂」的圖片與影片甚至衝出澳門,登上了國際新聞。不過,澳門今次能「幸免於難」亦有賴「樺加沙」不似預期,也未正面吹襲,否則整體殺傷力或不亞於「天鴿」,因為澳門的核心防洪工程如擋潮閘等至今未建。若此缺位情況持續,當澳門再遇特大颱風疊加天文大潮,依舊會大面積水浸,城市危機不絕。
幸運不是必然的。澳門號稱人均GDP全球第二、亞洲第一,又是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世遺城市,更定位為國際大都會、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廿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演藝之都、體育之城……莫非之後每逢強颱風來襲,都要狼狽得如同「走難」甚至「打仗」一般,超市貨架一空、店舖貨物與汽車大遷徙、人心惶惶嗎?
澳門深受水浸之苦多年,已是老生常談。二00八年「黑格比」襲澳造成重大破壞後,特區政府多番表態要解決問題,但二0一七年「天鴿」慘痛一役卻驚見,一切似乎原地踏步。「天鴿」之後,特區政府得國家減災委專家團隊幫助,完成了《防災減災十年規劃》,並進行了一系列工作及工程,惟擋潮閘等最核心的基建一直懸而未決,令因颱風、風暴潮而引致的水浸問題揮之不去。路環的兩湖方案近月才告上馬。
天災縱不可測,但可預期的是,在全球暖化未緩解的當下,未來出現極端天氣的頻率將持續增加。儘管澳門的災後應對能力確有提升,但防災減災能力仍未如人意,我們不能次次靠運氣。相較於什麼大學城、文旅區、科技園,澳門人更希望特區政府優先解決水浸困擾。這已不止年復年海水倒灌、水浸等問題,而是整座城市西部因水浸困局而日見凋零破落、喪失活力、人口老化等的城市衰敗問題,必須放到施政的最優先位置,這才叫真正的「超前部署」。在此必須重申,社會真正需要的是解決方案,不論是擋潮閘也好,輕軌西線結合防洪設計或其他做法也罷,只要科學、有社會共識便好,而非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只要有實用,多投放一些公帑絕對值得,歐洲、內地大把解決方案可供參考!
□
甄慶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