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扭曲的烏托邦

  
  歐美自五十年代的占士甸及六十年初冒起的英國甲殼蟲(The Beatles)樂隊,已經帶有比以前強烈的顛覆性反叛意味。占士甸雖已離世,但被華人社會音譯為披頭四的甲殼蟲樂隊繼續走紅,這幾位年青人偶像吸食大麻,言論出位亦敢於批評時政,並以歌曲呼喚和平反對越戰,深受年青人歡迎。
 
  甲殼蟲不修篇幅、放浪形骸,表面上醉生夢死的形象,像滾雪球一樣在西方形成一股嬉皮士(Hippie)文化,變相鼓勵著年青人以非暴力不合作方式,對政府和建制陣營作躺平抗爭,故此也令當局相當頭痛。甲殼蟲風氣所及的香港,也催生出形似而神不似的蓮花樂隊和溫拿樂隊。
 
  西方女權意識逐漸抬頭的六十年代,當時香港最紅透半邊天的年青人偶像陳寶珠和蕭芳芳,其實也是以女性自主意識深得民心,某程度上與歐美文化接軌或遙相呼應,這方面蕭芳芳的飛女味較為突出。後來在張國榮身上,依然可以找到嬉皮士文化的影子,特別是其初出道的七十年代中後期,不信可以看看網上他參賽出道的《American Pie》,以及他首次登上《電視週刊》的封面。可見這股流行文化熱潮,對全球影響的深遠。嬉皮士的代表甲殼蟲,更曾受邀在莫斯科上演,打破了冷戰的鐵幕,亦促進了世界和平。
 
  後人需知道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無論反戰運動、女權運動、黑人為主的民權運動、左翼學生運動等,或多或少有夾雜左傾意識,很多時亦交織著性解放運動的影子。而所有這些運動的共同特徵,都是反建制運動,而作為當時民間主流載體,就是貌似躺平的嬉皮士文化。因此歐美政府對其恨得牙癢癢,只是基於民主政體設計,不可能像獨裁政權那樣全面封殺取締,不過打壓則少不了。
 
  這一大批直接的抗爭者和追逐西方偶像、嬉皮士文化的祟拜者遍佈全球,估計有上億人。在歐美國家他們的共同特徵是備受打壓、歧視、鬱鬱不得志,只能夠寄情於衛道之士口中的頹廢文化,包括放縱自我的嬉皮士文化。在凡事要求循規蹈矩的主流社會氛圍下,青年充滿無處發洩的壓抑感和挫敗感,卻得不到應有的同情和關懷,也缺乏適當的渲洩渠道,於是只能走向廣東人口中的作賤自己。
 
  「作賤自己」的無數西方青年,被衛道之士批評為迷茫的一代甚至垮掉的一代,習慣以頹廢文化自我麻醉,其工具包括搖滾音樂、酒精、毒品和性愛,成為酗酒、濫藥、性放縱的生力軍,實際上是社會的受害者。整個社會都因為未能善待和忽視青年,付出了非常沉重的代價,雖然遠遠及不上十年文革浩劫的中國,但一代人的墮落仍不容忽視。
 
  搖滾、酗酒、濫藥、性愛,成為當時年青人生活的一部份,不論是主動抗爭的社運人士還是主動躺平的無所謂人士,上述四項均會不同程度沾邊,成為了廣大非主流青年人的共同語言。代表醉生夢死、放浪形骸最高潮,集上述四項之大成者,就是一九六九年八月十五日至十八日在美國紐約舉行,共有四十萬人參與的胡士托音樂節(The Woodstock Festival),象徵愛與和平、迷幻、搖滾、嬉皮士精神。三十年後復辦更混亂至暴動死傷千餘人,二0一九年紀念其五十周年音樂節亦被腰斬。
 
  然而唯一成功舉辦的胡士托音樂節,在胡天胡蒂的行為或曰史上最大型行為藝術的形式上,充滿著反叛與反戰的激情,愛與和平的精神傳遍地球,其文化影響力不容忽視,連甲殼蟲樂隊也曾想參與其中。性壓抑在場內場外像火山一樣爆發,要做愛,不要戰爭(Make Love, No War)成為當時西方青年最時尚的精神和口號。建制陣營對此自然看不過眼大力達伐,他們跟年青人的對立也達到最高潮。姑勿論正面或反面評論該音樂節,都不能否認已成為西方文化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寫下了歷史性的一頁。

胡士托VS五月風暴
 
  六十年代歐美青年由社會不公產生的苦悶與壓抑,包括性苦悶與性壓抑難以渲洩,除了法國之外多數自發走上一條較接近躺平的軟性抗爭之路。在給外界醉生夢死不問世事的表象下,其實不乏有志青年,不少人後來全面撥亂反正成為十幾二十年後西方社會棟樑,所以不能一竹篙打一船人。當然也有很多人後來難以適應社會成為犧牲品,這可以說是當時社會的錯,並非嬉皮士文化的錯,起碼後者不是主要的錯。
 
  有必要區別一下法國和美國青年所選擇的路線異同。在胡士托音樂節之前一年多的一九六八年五月,在巴黎為起點和重心,爆發了大規模學運點燃的市民抗爭,史稱巴黎五月風暴。事緣戴高樂政府未能正視高等教育軟硬件的不足,有理想的青年對社會基層現象和越戰難以接受,但政府卻選擇以抓人解決問題即三.二二事件。在同年蘇軍入侵捷克鎮壓布拉格之春民主運動,中國文革進入最高潮,加上法國左翼知識界和共產黨支持等氛圍影響下,法國青年學生、工人、知識份子選擇了激烈示威和勇武抗爭之路。運動雖然失敗,不過已成為法國大革命、黃背心運動鼎足而立,對世界思想文化史上影響深遠的社會運動。
 
  由此對比可知,美國青年選擇了一條相對溫和、細水長流,左傾味道沒有那麼濃烈,但個人主義色彩則濃烈得多的軟性抗爭路線,誰是誰非各說各話。半個多世紀之後再回首當年,概括而非一概而論,大致上法國方面的社會運動相對單純而激烈,美國方面的同類運動則相對多元複雜但比較柔性。法國方面陽春白雪的思想哲學等精神層面活動比較豐富,也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而美國方面則相對地追求下里巴人的大眾化流行文化推廣。
 
  然而兩國青年殊途同歸的是,說到底大家其實都是以無政府主義、虛蕪主義作為運動的中心思想,沒有嚴格的紀律及行動綱領,所以說不上是有組織、有預謀、有計劃地顛覆政府、破壞國家安全的顏色革命。由此可見當時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革命史觀是唯心的,根本就是指鹿為馬自欺欺人。有關巴黎五月風暴最著名的電影,涉及相關內容也算是借題發揮者,就是長期被封殺,直至八十年代中期才被正式解禁公映的三級片《巴黎最後探戈》。所以誰說性愛不涉政治?難道政治家是不吃人間煙火的神仙?


黃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