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走塑」爭議
澳門環保走進「深水區」

  
  當前香港在環保政策上,一再出現波折:討論了二十多年的垃圾徵費,原本要即將上馬卻一再延期;本星期一起生效的、俗稱「走塑」的限制塑膠製品的相關法例,也引起了巨大的社會爭議。就連香港的老對手新加坡,也形容事件是一場「環保風暴」。

  香港市面近期也出現很多關於「走塑」的奇怪現象,例如是有商號售賣即食壽司,卻利用不透明的包裝,雖然是符合法例要求,但也讓消費者產生對食物安全的疑慮。也有人高價售賣塑膠餐具,甚至有飲食集團決定放棄外賣業務。

  我們從一些具體的例子分析,一些產品比較容易有現成的替代方案,例如棉花棒可以利用木來取代塑膠。但另外一些情況,例如有消費者批評,部份替代塑膠產品的餐具的硬度不足,會出現變軟而不可(長期)使用的情況。部份材料處理不當,例如殺菌和塗層不足,更可能會出現衛生隱患。這些疑慮是實在的,或許需要企業在採購時更細心地作出選擇。

  站在當前全球環境危機的角度,正如早前本欄指出,有關措施本來應該早就實施。但同時相關的規範並不是單靠執法和懲罰就可以深入人心,讓人心悅誠服地去實踐,而是要靠宣傳和教育,加上替代技術的發展成熟,以減少營運成本的上升。尤其是後者。雖然,從環境的角度考慮,運用新的技術肯定需要增加研發和生產的投入,從而在短期內讓經營成本上升,但希望在技術成熟的前提下普及應用,長遠能夠讓成本下降,雖然未必會回復到採用新物料之前。

  幸運的是,澳門自從2018年起開始實施塑膠袋徵費。過去三年以來,也陸續推出限制塑膠產品使用的法例,目前社會大眾尚能接受。不過這也意味着,澳門的環保策略開始要進入「深水區」。垃圾徵費、進一步限制塑膠物料的使用以及強制回收分類都是需要推動的,但這些措施都會深入地影響到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既然有香港的失敗經驗在前,澳門對應的政府部門,有必要為這些政策的早日落實做好準備。同時社會大眾也應該意識到,環境保護意味着生活的方式會有所改變,例如自備餐具和梳洗用具,以及以自助飲水機和自備水壺代替大量消耗膠樽等。雖然為個人而言是不方便,但是為了地球的可持續發展,這些都是舉手之勞。

  當然,即使實行了「走塑」,並不代表我們在可持續發展的路上已經走到盡頭。確實由於塑膠原料是來自不可再生的石油化工產品,以及其無法被周圍的環境所吸收的性質,所以塑膠是眾多材料之中,最不可持續的,但淘汰塑膠製品並不代表我們可以濫用其他的物料,例如金屬。「減少、重用、循環再造」的三部曲仍然需要社會的持之以恆。


未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