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遇上低能

 
  四月十六日立法會舉行答問大會,行政長官率領主要官員列席,回答議員提問,賀一誠提到人才引進計劃實施時表示,去年八月至今年四月,人才引進計劃共收到一千多名合資格人士申請;當中,有院士、金牌運動員等等,這是第一階段的人才引入。人才引進計劃將在五月落實第二階段,對象是在澳就讀的非本地高校畢業生,並非全部三萬六千多名外地生都可以,暫定涉廿個學系學科,若他們成績達到「較高標準」,即學業成績平均績點(GPA)最少達三點六分或以上的嚴格標準,即「科科都要有九十分以上」,且希望留下來發展,政府歡迎他們,並透露這批合資格人士多極不到二百人。賀一誠補充,一些非本地學生在澳修讀學士甚至碩士,已有四至六年的感情,他們希望留下來,政府也歡迎他們。他又相信,非本地畢業生可以留澳發展的政策落實後,校園的學習、競爭氣氛將會提升。

「科科都要有九十分以上」就是人才嗎?

  
從最簡易的邏輯推論,高分與能力有四個組合,一是高分又高能,這個也許是很多家長、教育者、職場老闆,甚至政府對人才的理想預期。平情而論,既高分又高能是存在的,亦衷心盼望特區政府如願以償。現實是人們常常會有誤解,是把學業成功和事業及人生成功畫上等號,或者硬要將兩者建立必然的因果關係。實際上,學校教育存在諸多局限,科科拿到九十分以上的學生,不等於有創新解難的能力及領導能力,更遑論社會關懷及道德操守;甚而,連基本的同理心、意志力和自我了解都不足。有研究指出,高分高能的學生,很可能自視甚高,只會交既聰明又努力的朋友,很容易把自己限制在現有的、固定的朋友圈中,嚴重縮窄將來的事業發展空間。這種現象尤其是終日只顧讀書、上網找資料的留學生非常普遍。人要想獲得更多的社會經驗和閱歷,就要接觸不同的人,了解他人的想法、生活方式和生活軌跡,融會貫通入自己的生命,將來才有重大的成就與貢獻。當一個人被認定為既聰明又努力之後,他也會認為自己是天之驕子,覺得接下來成功是理所當然的,而一旦遭遇挫折,他就會認為社會對自己不公。在發展的早期,那些既聰明又努力的人,收穫和付出通常是成正比的,但後來卻可能不再成正比。

  二是高分低能,即是一般說的書呆子,只會專注讀書,是很會考試的高手,但是,就無法學以致用。為甚麼在世上有那麼多高分低能的人?這其實是一個結構性問題。傳統教育是一個考背默寫的過程,讀一百本書然後寫一百篇走過場的心得,比不上把一本書讀上一百次,然後寫出一篇匠心獨運,展現個人才華風格的心得。很多年前,德斯丁荷夫曼主演,由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手足情未了》(Rain Man),主角是個有社交及表達障礙的人,但就過目不忘,卻失去了對於事件和事件之間的串連能力。

  三是低分低能,這是傳統教育的失敗者,甚至被我們捨棄的一群。除非這群學生是智能不足,又或是有先天的身心學習障礙,筆者總認為低分低能是教育的不足,他們的潛能未得到恰當的開發,許多歷史名人,也曾被錯判低分低能。

  四是低分高能,即是說,這一群人很有能力,只是傳統填鴨式教育制度的失敗者,但無阻於他們長大以後成就顯赫。讀書識字有先天上的條件限制,有一種人很聰明,卻識字很慢,甚至不能辨識字;閱讀時眼睛會跳行,也有寫字上的困難,這就是「失讀症」(dyslexia)。曾經領導英國打敗德國的戰時首相邱吉爾就得了「失讀症」。讀小學總是遲到,又經常忘帶課本作業,被評為有語言障礙, 學業成績總是倒數第一名,唯獨他很喜歡英語。雖然如此,老師們對邱吉爾的評價是「只有英文程度好、腦袋卻不靈光的學生」。沒想到,他的成就對後世有深遠的正面影響,他亦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所見所聞寫成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巨著。

  愛因斯坦三歲時還不會講話,學習遲緩又不愛與人交往,老師和同學都不喜歡他。要是他活在今天的澳門,連一所稍好的幼稚園都考不上。他小學到中學學業都很一般。教他希臘文和拉丁文的老師曾經公開罵他:「你長大後肯定不會成器。」沒想到,大器晚成的愛因斯坦,被譽為聰明絕頂,其成就無人能及。

  教育科學已論證knowing that(知其然)和knowing how(知其所以然)的差別。我們必須區分出讀書能力(考試力),和獲得知識的能力(學習力)。因為前者僅是評量後者的方式之一,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好的方式。

比九十分以上更重要的能力
 才能成為人才


  
純粹以平均學分績點(GPA)須至少達到三點六分以上,未免過於粗疏。再者,特區政府不是常常把本地居民優先,外勞只是補充掛在嘴邊嗎?所以,理應先保障本地大學生的人才權利。不久前,李振宇議員不是說過受過高等教育的畢業生竟是失業的大軍,竟高達49.5%,更要多給本地學生納入人才機制的機會。

  無疑,分數是一個很客觀具參考價值的人才指標,惟是,也許比九十分以上更重要的能力,就未見特首在答問大會有所闡述。一般國家地區考量人才都會從多個方面著手,主要還是道德操守及能力素養為主,人才通常有以下特質:

 1.他們有天賦好奇與後天好學:就如達爾文及邱吉爾,他們並沒有卓越的成績,可是,達爾文就寧願故意犯規,被老師罰離教室,然後歡天喜地蹲在地上觀察昆蟲的動態;又如邱吉爾上課總是聽不明白老師講甚麼,但對英語情有獨鍾,從對文字的好奇,然後埋首閱讀及創作優美的文學作品,最終於一九五三年,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一書取得諾貝爾文學獎。

 2.除了學習成績以外,更要有多元化的成功經驗:人才既要專業能力,亦要通識能力,而通識能力皆來自正式課堂以外的生活歷練。近年,許多大學的錄取要求除了分數高以外,更重視學生的義務工作、興趣能力及生活經歷。人才一旦擔當要職,要解決的問題,肯定書本找不到標準答案,分分鐘生活歷練就提供豐富的靈感,遇問題就能迅速解決。

 3.從不疑處存疑,不盲從規則及權威:特區政府羅致人才而不是奴才,就必須欣賞人才的懷疑、不盲從規則,不輕易順應權威的素養,才能真正發揮人才的作用。通常,政府是個官僚體制,層壓式權威管理,最初的人才可能被這種體制消磨心志與才華,最後為了穩住鐵飯碗被逼「自廢武功」。所以,政府吸納人才豈可以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奴性好呢?

 4.性格外向活潑,善於人際,有賦權與領導能力:通常,高分的學生會過於專注讀書而忽視人際關係的經營,性格亦較內向。相反,成績未如理想的學生,反而多了時間空間去經營人際,練就領導能力。筆者有一個學生,科科低空飛過,多次問他,為何如此聰明,卻不用功讀書,得來的回答是,及格升班就好,要預留更多時間去建立人際關係及學更多的才能。多年以後的今天,他已經是商界翹楚,且熱心參與公共事務,成就非凡,絕對是人才。

 5.無懼失敗挫折,眼光遠大,能力到位:今天的大學生從小在溫室長大,生活過於舒適。可是,人才往往要負責處理複雜艱難的工作,少一點堅強意志韌力都不可。所以,人才必須有承受挫敗的能力。與此同時,人才通常都要負責中長期規劃,必須要有遠大的眼光,但又不可眼高手低,要有制定恰當的計劃與執行能力。

 6.如果是公務人才,廉潔知足更為重要:通常,只有高分高能但心術不正的所謂人才犯下讓社會非常側目的案件。公務人員必須才德兼備,嚴格來說,是先德後才。如果政府羅致的人才只著眼高分,而不顧是否低能,更忽視品德操守,將嚴重損害公務體制的誠信聲譽及公務效益。也許,廉潔知足不亞於分數在九十分以上。


吳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