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和你所想的不一樣
一天早上,在一家茶餐廳吃早餐,同桌來了一個香港家庭,年輕的爸媽及一個大約五歲的小男孩。小男孩剛坐好,他的媽媽已經緊張兮兮的問他吃甚麼?小男孩顯得不知所措。媽媽就口若懸河的訓斥說:「你是個男生,不可以無主見,連吃甚麼早餐都拿不定主義,將來長大後點算好!你要學會自己決定,我不會幫你的。」可是,小男孩還是決定不了,身邊的爸爸好像個旁觀者,始終不發一言。最後,他的媽媽為他點了蛋治及阿華田。 雖然只是一小段家庭生活小片段,但足以折射出華人社會的性教育現況。一個大概只有五歲的男孩,就要清楚掌握男女大不同,男生當然要流血不流淚,懂得自己決定吃甚麼,要不然將來長大就慘啦!或者,家庭治療師會告訴我們,這個虎媽是在指桑罵槐,俾說話身旁的丈夫聽。她也許自相矛盾,既然男生事事要當家作主,為何她作為女兒身,竟然越俎代庖,沒有守住柔弱猶豫的女性本色呢?這個只有五歲的男孩,可能會覺得男生是一個很沉重的負擔,如果他的媽媽一直沒有察覺自己的性別刻板歧視,很有可能會造成兒子逃往女性角色的路,誤以為成為女生就可以不必被媽媽常常訓斥。 簡單而言,性教育包括性(sex)、性別(gender)及性慾/性取向/性規範(sexuality)。在中文裡性一個字就代表所有涵義,但英文就起碼要用三個字才能貼切的說明。不過,性別又是很有意思的中文,別代表男女角色、性別分工及氣質的差異,絕非一個(gender)可以說清。 如果用上述小男生的個案去解說性的三個面向,也許對性的本質認識更一目了然。小男生還在媽媽子宮裡,就被掃描出生理上的男生特徵,即是擁有還沒有發育完全的陽具。當他出生時,接生的醫師會在嬰兒出生證明的性別欄目填上男性。很快,小男嬰會活在我們既定的文化裡,包括媽媽會給他穿男生的服裝,買男生的玩具,讓他學習性別區分下的男權文化,就如前述的媽媽,要一個只有五歲的男生懂得自決,要不然以後長大無法立足於家庭及社會。如果情況無法修復,這個男生的性取向,甚至性傾向就會邁向女性化。 我們一直受性別二元論的性教育所羈絆 香港是個世界大都會,在普及教育及高等教育享負盛名,政府曾在1986年出版首份《中學性教育指引》,在1997年修訂為《學校性教育指引》,供學校自行參考。直至2018年,指引從教育局網站下架,截至目前未見任何新指引。局方回應稱「與性教育相關的學習元素,已納入中、小學各主要學習領域、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以及相關科目的課程」。前幾個月,教育局在初中「公民、經濟與社會科」課程教材指引中,提及學生須學習「堅決拒絕婚前性行為」,並簽署承諾書訂親密界限及控制性衝動等,被批評是保守、不合時宜,與時代脫節。其中舉例如當面對異性有生理反應時,可以「一起到運動場打羽毛球」,不但惹起全港巿民熱議,事件更「衝出國際」,多間外國媒體都有報道,許多中學生,甚至大學生把性約會說成「去打羽毛球」。 澳門一直沿用香港教科書,深受港式文化影響,儘管目前澳門的中小學《品德與公民》科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理,雖然有專章討論,但是,仍然以很傳統的二元論為主導,即是說,老師上課仍然用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的男女大不同觀點主導教學,從性到性別,再到性慾及性取向的教學,楚河漢界,涇渭分明。可是,這樣的二元論完全無助於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該如何建構健全的性教育觀、性健康生活及性道德倫理判斷。 2024巴黎奧運,讓世界矚目的台灣女拳王林郁婷不僅要面對擂台上的交戰,更被無故捲入性別爭議,還被《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多次發文影射她的跨性別。校園內外完全是兩個世界。在學生的次文化圈裡,林郁婷成為熱爆話題,可是,在校園課堂裡就被禁絕討論。 雖然,近年教育行政當局聯同地方性教育團體舉辦了很多性教育的師資培訓,甚或給學生專場的性教育工作坊。惟是,含蓄的華人文化,尤其難以啟齒的性,更讓性教育的正式與非正式課堂非常彆扭,裹足不前。 知識、技能與態度並重的性教育 一個學生也許可以從正式課堂到線上學習掌握很多性教育知識,但如何活用知識而又能夠解決心中的性教育疑團,那就必須穿越知識到智慧的旅程。每天,我們都會收到很多性教育的零碎數據、符號、片段資料,英文稱之為Data,這些數據是孤立的,沒有特定的意義,僅僅是測量或觀察的結果。如大家常見LGBT,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可是,起碼在課堂上,老師要教導學生從Data整理成資訊(Information),經解釋後的數據,具有了意義及對我們有用。換句話說,LGBT有別於傳統二元論的異性戀,而是揭示今天性別多元化發展的面貌。可是,現實課堂,老師都非常忌諱這些敏感議題,往往輕輕帶過。 現實世界,無論從生理、心理及社會角度,性教育都有其邏輯原理(Logic),譬如說女生有受孕及非受孕期,要是學習自然排卵方法受孕及避孕,就要懂得其邏輯原理,甚至細步化。就算所有知識、技能及邏輯都掌握,臨場解難的智慧(Wisdom)是要不斷經歷、反省、情理兼善。就如有女生向社工求助,指出其男朋友要與她發生性關係,才足以證名她愛對方,聰明的社工就教她向對方說,你愛我就應該珍惜我及不要強迫我。 當我們走進澳門的公廁,仍然是分男女廁,壁壘分明。可是,放眼世界,有男女廁,亦有中性的廁所,當然,亦有不分男女,每人一個廁格的設計。性教育不是以傳統價值為框架,而是以人為本,以每個人的性別選擇價值為本。世界似是變得讓教育界難以適應,要放下傳統的二元論,要揚棄傳統的道德對錯教條,迎難而上,是這一代家長及教師的艱巨任務。 性別平等與性別主流化是性教育的重中之重 性別平等的理念早已不僅限於兩性之間權利和機會的均等,而是進一步擴展至涵蓋多元性別身份和表達,促進在各種社會結構中對所有性別的尊重與包容。隨著社會快速變遷,性別平等已不再是一個邊緣議題,而成為全球範圍內政治、經濟、文化的核心關注點。從家庭到學校,從學校到職場,從日常生活到政治參與,性別平等的推動對改善個人和集體的福祉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要真正實現性別平等,我們需要不僅改變制度結構,還要改變文化認知和個人態度。 性別平等的目標已成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中的重要一環,尤其是在消除性別歧視和暴力、確保女性平等參與經濟活動以及推動性別包容性立法的必要性。這一目標的提出體現了全球社會對性別平等問題的重視,同時也為各國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框架。職場性別平等的推動是性別平等討論中的重要議題。儘管女性在勞動力中的參與率顯著上升,但她們在領導職位的代表性依然不足,並且面臨著工資差距等問題。根據最新數據,全球平均性別工資差距依然在20%左右,這意味著女性的收入通常比男性低,儘管她們的工作質量和能力相似。 此外,針對工作場所性騷擾、歧視的法律保護雖然逐步加強,但在許多國家,女性和LGBTQ+群體依然面臨不平等待遇。雖然很多公司和機構已經設立了多元和包容性政策,但真正的性別平等需要不僅僅是政策改變,更需要文化上的轉變。這包括打破性別刻板印象,在職場中營造一個包容的環境。 社會運動如#MeToo運動的興起,性別平等的討論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主流媒體中,課堂亦應該加入這個議題。性犯罪亦是課堂上一個很值得深究的課題,這不僅改變了人們對性別角色的認知,還促進了關於性別平等的重要公共對話。媒體機構和文化生產者應肩負起更大的責任,通過創造多元、真實的性別角色來挑戰和打破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 □ 吳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