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市涉台唱高調
挑釁中國屬故意
過去十日中日關係與澳門的天氣一樣急速降溫。緣於十一月七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眾議院的預算委員會上與在野黨議員討論時,提出:針對「台灣有事」的問題回應,表示有可能造成日本的「存立危機事態」。日本媒體隨即理解為高市表態,在台灣遇到中國大陸攻擊時,日本可能會出兵保護台灣,與前日本首相提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論述相呼應。三日後高市再於預算委員會補充說「台灣有事可能會讓日本進入存立危機事態」,高市接著指出,「怎樣的情境屬於『存立危機事態』需要回到個別的具體狀況,參考所有資訊綜合判斷」。隨後中國政府立刻作出強烈的回應,外交行動、軍事演習、勸退國民赴日、禁止日本進口海鮮….
「存立危機事態」中文多數譯為存亡危機事態,即事態發展已經到了嚴重影響日本國家安全的地部,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政府依法可以行使集體自衛權,可以在日本國土以外的地方進行軍事行動。搞這麼一套複雜的論述,就是日本對外用兵嘛!由於二戰戰敗之後,日本以和平憲法作為核心重組政府,對一切發動戰爭的行為都相當敏感,現時日本的軍隊都叫自衛隊,連〝軍〞字都不可以出現。在最近三十年,隨著二戰的影響開始淡化,日本在國際軍事上的角色才逐漸正常化。這就是日本經常有人要求〝邁向正常國家〞、〝修憲解禁集體自衛權〞等等,這是比較傾向於右翼的訴求,也就是高市早苗所屬執政自民黨的主流主張。
在兩岸問題上,無論基於本身國家利益還是歷史淵源,日本社會都是比較支持台灣的;而在中日關係上,地緣政治上的競爭延續超過一個世紀,在現時新冷戰的大格局中,兩國明顯屬於不同陣營。再看看高市早苗於十月二十一日才上任,中間還經歷過公明黨脫離聯合政府,高市要拉攏立場更右翼的維新會才夠票初登相位。才剛上任高市早苗即在外交場合上四處出擊,最重要的當然是搞好美日關係,特朗普對這位新任首相讚賞有加。有了老大哥支持,高市回到日本,政壇上其他七公八老自然不好再說甚麼。話說回頭,日本是個傳統社會,為何自民黨總裁最終會由一個女人和一個年青人(小泉進次郎)去競爭呢?可見黨內有份量的政客都知道形勢複雜、難做。高市當然要〝報答〞一下特朗普的拉抬,也要回應一下選民的支持,其中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激怒中國,中日最敏感的議題,就是台灣。
為甚麼筆者認為高市是故意激怒中國,以抬高自己的政治聲望呢?事實上,中日關係近年都沒有怎麼好過、日本政府比較親近台灣也是路人皆見、美日同盟是明擺在面前的。高市想推動日本在軍事上正常化,大可徐徐圖之,修憲、擴軍都是日本內政,大不了就跟美國協調,中國其實不太插得上咀。筆者亦不見得大陸會在短期內揮軍攻台,對於日本而言,有必要在這個時間把對台問題的立場講白嗎?其實沒有。這也是令中國政府最憤怒的地方,高市這樣是分明搞事!當中國政府強烈作出反應之後,高市不但沒有退縮的意思,相反公開討論日本將在無核三原則上修正,調整不引進核武器這一項,意即方便美國?有核武器的艦、機公開在日本活動。這些年來,美國駐?在日本的艦、機到底有沒有核武,日方真的有審查機制嗎?會認真過問嗎?其實都沒有,只是美國也很識趣低調行事而已。中國的強硬反應,迅速在日本社會引發反彈,高市再以鷹派作風回應,令其內閣的民意支持度高達七成。高市早苗是不是一個政治戰術高手?可能還需時間去證明,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她很敢玩這個遊戲。
□
赫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