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填海史話

十九世紀的填海工程

  
澳門政府在1863年,首次在南灣澳督府對面之海灣進行填海造地。其後在1866至1910年於澳門半島西岸的北灣和淺灣進行填海工程,是由澳門商人王祿所投資。因這段時期填海消失的自然風光與地標:由於內港沿岸一帶進行填海造地工程,內港沿岸天然海岸線被消失。

二十世紀的填海工程

  
其後分別在1919至1924年於澳門半島西岸的內港、1923至1938年於澳門半島東岸的新口岸及南灣相繼進行填海工程。由於填海造陸工程原因,因而陸續形成現時靑洲、台山、黑沙環、祐漢、筷子基、新口岸和南灣等地區的基本地區面貌,同時由於開鑿改變塔石山、望廈山地貌。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於澳門半島南部大量填海造地,形成今澳門觀光塔和皇朝廣場等地。

  至於離島填海造地情況,氹仔原本是由大氹島、小氹島、一粒米島組成。大、小氹在1919年已填成一個島。至於一粒米島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成為澳門國際機場一部分。路環填海工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進行,主要在聯生貨櫃碼頭和九澳水泥廠,其次修復黑沙海灘等天然海岸線。

  澳門在經歷二十世紀的一百年,總面積有非常大的變化。從1912年的11. 6平方公里,增加至1999年的23.8平方公里。因這段時期填海消失的自然風光與地標:由於澳門半島大量進行填海造地工程,靑洲島因與澳門半島連為一體而消失。由於離島大量進行填海造地工程,氹仔島和路環島因路氹連為一體而消失,現在為還未命名的海島。

廿一世紀的填海工程

  
澳門在1999年12月20日回歸中國之後,總面積也有非常大的變化。從1999年的23.8平方公里,增加至2022年9月的33.3平方公里。

  2001年至2009年主要集中在澳門半島南部和路氹填海造地工程。其中澳門政府為了配合酒店及娛樂設施發展,在未得到中央政府批准之下,已經在2006年起率先落實澳門半島南部的填海工程,同時準備擴闊孫逸仙大馬路,以及作計劃中的澳氹海底隧道的出入口,但是該地段至今仍然荒置。2010年至今,主要集中在新城填海造地工程。

  雖然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土地不是由澳門政府填海造地所得,只是向珠海政府租借使用。但是這片土地是由珠海政府進行填海造地工程而形成。因這段時期填海消失的自然風光與地標: 由於澳門和氹仔之間一直填海造地,導致1992年「澳門八景」之一的「鏡海長虹」,在2019年「新澳門八景」評選上被除名。

在填海地上建成的澳門地標

 
(1)葡京酒店:位於南灣填海區。第一期工程在1964年12月開始興建,該酒店最終在1970年2月3日揭幕。首批六名職業按摩女在1970年11月10日從泰國來澳,在葡京酒店浴室工作。

 (2)巴波沙坊:位於台山填海區。台山曾經有木屋區,但是不幸於1929年因大火而燬,在後來經過澳門各方捐款救助之下,就重新建成又稱台山平民坊的台山平民屋邨,與此同時建成了名為巴波沙牌坊,不過因新城市花園在1988年1月發展被拆除。時間直到1998年9月起才在菜園涌邊街重建現今同原牌坊式樣類似之新牌坊。

 (3)觀音蓮花苑:位於澳門新口岸孫逸仙大馬路對開的人工島上,當地居民俗稱為觀音像,葡萄牙語稱為Centro de Ecuménico Kun Iam,英語稱為Kun Iam Ecumenical Centre。該像在1997年由澳門政府策劃所興建,是由時任葡萄牙總統沈拜奧於1999年3月21日下午三點半主持揭幕。是中葡友好紀念物系列的最後一件作品,為葡萄牙設計師李潔蓮(Cristina Rocha Leiria)所設計,在後期是由南京晨光集團鑄製,再將47件散件於現址安嵌。該像面容方向是經由風水師精確測算決定,顯示觀音正在翻越東望洋山同走向位於美副將大馬路之觀音堂。

 (4)氹仔賽馬場:位於氹仔小潭山以南近基嘴的一幅填海地,今澳門氹仔柯維納馬路(即珠海橫琴離岸金融島對岸),是澳門唯一的賽馬場地。 英語稱為Taipa Racecourse,葡萄牙語稱為Hipódromo da Taipa)。所處場地前身是海島市賽馬車場,在1980年9月6日落成並啟用,1988年初至1991年初曾經一度停止運作,賽事在1991年1月21日正式復辦,現時是由澳門賽馬會負責營運。

 (5)澳門國際機場:這是澳門唯一的國際機場,是繼日本大阪關西國際機場之後,全球第二個、大中華地區第一個完全由填海造陸建成人工島機場。英語稱為Macau International Airport, 葡萄牙語稱為Aeroporto Internacional de Macau,附近設有氹仔客運碼頭,在1995年11月9日正式開始商業飛行。

 (6)澳門觀光塔:位於澳門南灣新填海區及珠江口。在1998年由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投資超過10億澳門幣興建。於2001年12月19日,由澳門行政長官何厚鏵及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總經理何鴻燊假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四樓主持開幕。全稱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葡萄牙語稱為Centro de Convenções e Entretenimento da Torre de Macau;英語稱為Macau Tower Convention & Entertainment Center。簡稱澳門旅遊塔,葡萄牙語稱為Torre de Macau;英語稱為Macau Tower。在港澳俗稱澳門觀光塔。屬於澳門的著名地標之一,是一座集合觀光、會議、展覽、娛樂設施的建築物,同時是中國第6位及全球第21位獨立式觀光塔。

 ( 7 ) 澳門科學館:位於澳門新口岸新填海區孫逸仙大馬路,簡稱為科學館,曾經稱為澳門科技館;葡萄牙語稱為Centro de Ciência de Macau,英語稱為Macao Science Center,是澳門以科學為主題之博物館,是由著名建築師貝禮中所設計,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投資以及興建。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及澳門行政長官何厚鏵在2009年12月19日於此主持新館開幕典禮,至2010年1月25日正式對外開放。

 ( 8 ) 澳門外港碼頭:葡萄牙語稱為Terminal Marítimo de Passageiros do Porto Exterior,英語稱為Outer Harbour Ferry Terminal)。外港新客運碼頭塡土工程1988年12月22日正式展開,首期工程首先將新碼頭地點海床淤泥抽出,然後再進行吹沙塡土,此項塡土工程由珠光工程發展有限公司承造。澳門新外港客運碼頭由葡萄牙總統馬里奧·蘇亞雷斯於1993年10月31日主持揭幕儀式。澳門新外港客運碼頭位置搬至位於貯水塘下面新填海地。外港新客運碼頭首班航班在1993年11月2日上午七時開出。

參考資料:澳門政府公報、吳志良和楊允中:《澳門百科全書》(修訂版)、施白蒂著、金國平譯《澳門編年史》 - 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一九五零至一九八八)、李鵬翥:《澳門古今》、《澳門日報》、澳門華僑報歷史資料庫、慧科電子剪報(Wisenews)資料庫、Google Earth、澳門地圖繪製暨地籍局: 《澳門地圖集》、黃就順、鄧漢增、黃鈞燊主編:《澳門特別行政區地圖冊》、黃就順:《澳門地理》、維基百科澳門填海造陸條目、澳門風物誌:觀音銅像葡人設計、澳門博彩業縱橫、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網站、澳門科學館官方網站


建燁
 
 ☆ 澳門一九一二年與二零二零年的面積變化,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 圖為圓台仔,是位於澳門半島東端的填海標誌,維基百科共享資料
☆ 攝於二00七年的路氹城填海工程,維基百科共享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