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
行不通行得通

  談了這麼多疫情與開關的議題,是時候轉轉口味了。交通局上月底推出《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二0二一至二0三0)》,引起了社會熱烈討論,尤其是連接新城A區和科學館之間的大型纜車計劃,更引起民間負評如潮。

  這個計劃引來如此負評,其實是自招的。首先是在引用的例子早已錯誤,而且是一開始就錯。澳門交通擠塞,確實是多年來的通病,從電台平日時事「烽煙」節目的個案分佈,可知一二。而澳門的地理環境和被政府首長,以及技術官僚稱為解決交通問題典範的重慶,同樣都是山丘起伏、路窄彎多的。不過,所謂「橘越淮為枳」,重慶也有很多澳門無法複製的地理因素,例如是重慶多霧少風,而澳門不但有夏季颱風,冬季又有季候風。在海上興建纜車系統,風一大又要冒停開的險,浪費金錢之餘,日後慕名而來的旅客,一見「天氣因素暫停開放」告示,又是否掃了他們的興?

  另一個問題是,纜車系統的目的是甚麼?所謂「大型纜車系統」,每次運載五十人,每小時六千人。這就不能不讓人們想起目前仍在營運的輕軌氹仔線。誠然,氹仔輕軌因為欠缺接駁市區的機能,「先天不足」,加上疫情打擊,至使目前日均客量只有一千七百人次。但以澳門短中期的經濟環境,旅客量已經難以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再者,只連接科學館和新城A區的系統,除了觀景之外,實在沒有甚麼吸引力。而且單單只有這一段,缺乏可持續性。筆者倒有一個奇想:目前二龍喉公園和松山之間的纜車系統,號稱世界最短。如果政府官員可以善用現有路線,重新規劃,按照真正的旅遊模式,在目前系統和新系統之間取個平均數,或許是一次搭載十至二十名乘客,在松山以後,經水塘和外港碼頭,再經由A區在科學館作終點站。這樣既可以擴大效益,又能同時徹底更新現有系統。

  至於輕軌路線,氹仔線既已落成通車,可以發展的空間有限。但單有現有的輕軌路線也只會讓項目淪為一件「玩具」。多線發展,是「洗濕咗個頭」,不得不為之。當然,從效益論,完成氹仔—媽閣段,以及東線是必須的,讓市民真正可以享受到系統帶來的便利,從而減輕因為私人車輛導致的塞車現象。

  同時,筆者也同意立法議員高天賜的看法,認為單是對陸路交通作規劃是不足夠的,必須要把澳門的海空交通都考慮進去,因為如果在這兩方面我們有新的做法,作為進入市區必須的陸路交通也必須作出配合。舉個例,如果當年澳門和珠海在橫琴聯合興建機場的構想成功落實,或者路氹填海區沒有變成金光大道,或者取消碼頭和機場,要不要興建大型停車場,或者要不要把巴士、輕軌路線作相應修改?至於日後,澳門和內地之間會否連邊檢口岸都撤去呢?這恐怕要放到下一個,甚至下下一個《規劃》去考慮了。


未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