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生育的可能性
—與拒絕生育論者商榷(上)

  
  上周筆者談到中國人口開始出現下滑的情況,並指出應該讓人口在可控的情況下適當縮小。本周再想談談兩種拒絕生育的觀點,讓大家進一步討論時作參考。

  第一種是主要是以「兒童的福祉」作考慮,與佛教的「八苦」中的「生老病死」四苦有相似之處。他們認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尤其是面對世間的種種災難,例如是戰爭、飢餓等等,既然生於世上是要受苦難,為甚麼要把他們帶到世界上呢?

  第二種觀點與第一種觀點有一定相關性,但就側重於地球的保育角度,認為人類是地球當前危機的罪魁禍首,例如是氣溫上升、各種污染,以及人類為了享用地球上的資源導致地球上其他生物受到威脅。更極端的觀點認為,只要人類拒絕生育,從而讓人類滅絕,地球就可以自我修復,回到人類出現前的「美好」狀態。

  首先我們討論一下第二個觀點。必須承認,在人類的活動影響下,例如野生動植物物種的消失是不可逆轉的,除非我們啟用DNA的複製工程。但這也會涉及到其他的倫理道德問題。不過第二個觀點也有其漏洞:一方面他們想像的、人類出現前的「美好」狀態已經不存在了,一方面,人類的污染除了是天然開發資源,例如是石油等產生的污染外,還有一些是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是天然的風化等過程中需時數以千年,甚至可能是無法分解的。又例如,人們為了運輸方便在海洋之間開了運河,兩個本來不相通的水域之間的魚類互相游動甚至侵入對方的水域,只要河道不再被封上,如何去阻止這個過程?

  第二點,人類是否完全沒有意願去解決自己所產生的問題呢?過去的經驗給予我們的答案可以是「否定」的。其中最有名的是上世紀下半葉,由於人類生產的壓縮劑、冷卻劑,產生大量氯氟化碳化合物,導致南北半球保護人類和所有生物免於宇宙放射線的臭氧層穿了大洞,在南極的穿洞面積一度是俄羅斯國土面積的兩倍半。尚幸在各國一致努力、嚴格控制有關氣體的排放下,臭氧層穿洞的情況正有所改善,可以說是至今人類能夠成功改善全球環境的一個例子。

  當然,面對全球在氣體排放而引起的氣溫上升,我們面對的挑戰是更為艱巨的。我們必須以更大的努力和合作,去戰勝這場可能的災禍。

  至於第一個觀點,下周再談。


未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