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期賭牌已成雞肋
貪婪短視斷澳財源

  本澳新一期幸運博彩經營批給的公開競投的截標時間為本月十四日下午五點四十五分。共有七家公司都是在截標時間前的一兩天內才提交了競投標書。除了持有本期賭牌的六家博企之外,新增了一個馬來西亞雲頂集團旗下的GMM股份有限公司。與二十一年前共有二十一家博企提交標書參與競投相比,此次澳門幸運博彩經營批給的公開競投可謂「清冷異常」。

  本月初澳博控股副主席兼行政總裁蘇樹輝在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訴了一番苦水,表示:澳門博彩業除受疫情影響,內地亦對跨境及非法博彩加強監控和著手規範,令博企的經營處境比衛星場更慘;「既不能炒人(裁員),又要照舊支付日常開支,日均最少燒錢以千萬元計,但生意又減少」;同時博彩業界還面對另一挑戰,過往博企尋求借貸時,銀行會參考博企的EBITDA,但疫情下博企經營出現虧蝕,既有借貸條件已行不通。不過蘇樹輝當時也表示「之前已投資這麼多,若然不做就要計數,屆時承擔包袱更大」。

  蘇樹輝的該番表述,基本已將澳門新賭牌形容為「雞肋」,即「食之無味(日均最少燒錢以千萬元計,但生意又減少)」,「棄之可惜(之前已投資這麼多,若然不做就要計數(離場),屆時承擔包袱更大)」。而參與此次賭牌競投的博企只有七家,且都拖到截標時間即將到期前才提交標書,也顯示澳門新賭牌在其它博企眼裡,也已「形同雞肋」。

  從二零零一年到二零二二年,只過了短短的二十一年,澳門賭牌就從眾多博企瘋搶的「寶貝」,變成了博企眼中的「雞肋」,這種情況既讓人唏噓,也值得分析。

  有人可能會認為主要是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導致現在澳門博企「日均最少燒錢以千萬元計,但生意又減少」。但筆者並不認同這種意見。筆者認為今日澳門博彩業之困境,在前些年澳門博彩業收益「突飛猛進」時就已埋下隱患,新冠疫情爆發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而只是助長和放大了這一隱患而已。筆者在十多年前的二零零九年二月二十日的本欄目文章「澳門賭業前景堪憂 濠江學者相形見絀」中,就認為「日前有香港學者在澳門發表看法,認為澳門經濟仍會繼續下滑,最壞的日子還沒有到來,博彩業對金融海嘯並不具有較強的抵抗力,相信中央政府不會希望內地有更多用於賭博的金錢流向澳門,澳門經濟過度集中於博彩業甚不健康,需要做出扭轉。這位香港學者的這番話聽起來有點刺耳,但說的可能都是實話」。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增加了打擊「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參與國(境)外賭博」的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從二零二一年三月一日開始施行。這就證實了筆者在十多年前所引述的「中央政府不會希望內地有更多用於賭博的金錢流向澳門」。所以即使沒有新冠疫情,澳門周邊地區紛紛開賭和內地修法打擊「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參與國(境)外賭博」,也會使澳門賭牌變成「雞肋」。

  前些年特區政府「一意孤行」地認為澳門永遠可以靠博彩業「吃遍天下」的原因,可能也有一些外界因素的影響。例如有多位內地高官先後來訪澳門,在澳都「拍著胸脯」說「祖國內地永遠是澳門發展的堅強後盾」;這可能讓澳門官員們認為「中央永遠支持澳門博彩業發展」。還有本澳一位「著名博彩學者」公開撰文認為澳門博彩業具有「近鄰世界最大的客源地:內地、臺灣和香港」的「地理優勢」,「對主要客源(內地、香港和臺灣)的文化和消費習慣的深刻瞭解和同顧客建立的長期關係」的「營銷優勢」,「可以與拉斯維加斯和蒙特卡羅比美的賭城名聲」的「品牌優勢」,「中西文化交匯形成的獨特文化,包括建築物和食品」的「中西文化優勢」,「中央政府對澳門的特殊照顧,澳門既可以保持資本主義的靈活性,又能得到內地的政策照顧;特區政府對博彩業全力支持,把博彩業定爲龍頭産業的政策定位是周邊地區任何一個國家沒有的」的 「政策優勢」,「由於地方小、人口少,實施政策時的顧忌要比大的地區更少」的 「靈活性優勢」, 「同菲律賓、柬埔寨等國家比較」的 「政治穩定」, 「不管韓國還是菲律賓,賭場都面臨衆多的爭議,而澳門的居民對賭場的發展基本是支持態度」的「經營文化優勢」,「澳門博彩業實際上已經成為世界博彩產業中最有競爭力的成員。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澳門在亞洲不會有真正的競爭對手」,「到二零一八年,澳門賭枱總數可逾一萬張;澳門博彩業年總收益可達到七千兩百億澳門元的規模」;這可能也讓澳門官員們真的認為澳門博彩業會永遠「步步高升」和「天下無敵」。

  只是「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那些曾「拍著胸脯」說「祖國內地永遠是澳門發展的堅強後盾」的內地高官們,已經成為「權力舞臺上的過客」,現在的實際影響力基本為零,自己都無法「永遠支持澳門」,又如何能保證「中央永遠支持澳門博彩業發展」?而那位曾宣稱「澳門博彩業實際上已經成為世界博彩產業中最有競爭力的成員。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澳門在亞洲不會有真正的競爭對手」的本澳「著名博彩學者」,現在也已改口,公開承認「澳門博彩業國際競爭力比較弱」。

  當然現在澳門賭牌淪為「雞肋」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在於特區政府的貪婪和短視。人們常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無論如何美化博彩業,通過博彩業來賺錢都不能算是「取財有道」。澳門既然做不到「取財有道」,至少也應該做到「取財有度」,即通過博彩業來賺取「適當錢財」即可。但這些年特區政府毫無節制,肆無忌憚地放任澳門博彩業瘋長,恨不得用博彩業賺「多多益善」的錢,這就引起了周邊地區的效仿或抵制;而特區政府的「短視」又使得其預估不到周邊地區的效仿或抵制,不能事先採取行動進行化解。這樣當周邊地區對澳門博彩業的效仿或抵制漸成規模後,澳門賭牌就難以避免地淪為了「雞肋」。

  近數百年來博彩業一直是澳門的「搖錢樹」,是澳門的主要財源。以前的澳葡政府始終小心翼翼地控制著澳門博彩業的規模,使得這一財源能夠持續數百年。而特區成立之後貪婪短視的特區政府既不懂得「取財有道」也不懂得「取財有度」的道理,以自己的「無知無畏」在短短的二十年內就將澳門博彩業從「搖錢樹」變成了在財政上「自身難保」的虧損行業。箇中教訓,值得澳人深思。


褚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