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澳航提升服務增航點降票價扭轉虧損局面

   筆者早前看到有網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乘坐由東京出發回澳門的航班,乘坐商務艙等,能夠在東京進入澳門航空貴賓室,發現食物奇差外,「玻璃杯竟然係爆口爛邊」,又指作為澳門「唯一代表性」航空公司,廿年如一日,堅守「唔進步就唔會出錯」?理念云云。帖文惹來不少澳航乘客支持,表達乘坐體驗都非常普通,只是由澳門出發十分方便,只好把其他缺點都不當是缺點了。

身為澳門人,能夠自1995年起乘坐澳門航空到外旅遊,對本地人而言多了一份自豪感。澳門國際機場鄰近?仔市區,就算由澳門市區出發,交通暢順亦不過需時20分鐘,加上國際機場小而美,旅客不多安檢迅速,查驗證件後前往登機閘口也相當近,本來是「完全沒有缺點」,唯二缺點就是澳門航空的票價高於鄰近地區,且服務也十年如一日,尤如一間廉價航空公司的服務水平。

  在9月,澳門航空突然公佈,由 2025 年 9 月 17 日起,縮減乘客託運行李重量限制,而且對行李尺寸、件數亦都同步收緊。本來的新制下,經濟客艙託運行李額由 25kg 縮減至「23kg」,而且由不限件數改為「只限一件」。其他艙等額度反而有所上升。後來澳航再發出新聞稿公佈優化方案,當中經濟艙託運行李額改為「32kg」。另外,若為鳳凰知音貴賓會員更可額外獲得免費託運行李額,經濟艙乘客可額外獲 1 件25kg 行李,意味乘客最高可免費託運 2 件高達 57kg 行李,總算平息了澳門人在網上的批評聲音,也能說澳航懂得從善如流。

  可惜的是澳門航空目前仍是然「艱苦地」經營,自2020年起都未止蝕,根據澳門航空母公司—中國國際航空日前公佈 2025 年度上半年報告,報告顯示,澳門航空上半年虧損 5.7 億澳門元。根據資料,澳門航空自 2020 年起終止十年盈利的榮境,隨後連續五年(連同今年上半年)累計蝕 43.83 億澳門元。公道點說,2020年至2022年由於是三年疫情,當中虧損近30億元,倘只計2023年至今年上半年,其實是虧損約15億元,這個數字能否接受就看股東有什麼看法,只是澳門航空的主要股東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持有21.5%的股份,即是兩年半要承擔約3億元的虧損。相對不少大型公共一擲數十億元的項目,就算五年半要承擔約10億元的虧損,對比下還不算太多,只是澳門航空作為代表澳門人的航空公司,筆者看到要用公帑支付這間公司虧損額還是感到心痛,而且最大問題是國際航點始終較少,以及服務水平無法跟上國際著名航空公司,倘排名能提升到全球前20佳航空公司的名次,肯定會令澳門人更加自豪。

  澳航有可能扭轉虧損的狀況嗎?2024年澳門國際機場客運量突破764萬人次,達到近年新高,今年上半年的也有360萬人次,預計全年客運量能接近2024年水平,雖然2019年的數據更亮麗,總客運量有960萬人次,數據顯示,澳門國際機場已經減少了200萬名旅客使用。當然這200萬旅客不可能全都是澳門航空的乘客,只是怎麼提升自身服務,吸引轉到珠海和香港機場坐飛機的那群澳門乘客,以及大灣區居民特意到澳門選乘澳門航空,其實澳航都得想方設法。雖然筆者不是要求澳航「比便宜」,始終澳航有?如文初所說因應澳門國際機場的優勢,能有一定的支持者,惟票價能降一點、服務能提升一些,再來是增加國際航點和航班次數,都有機會創造收益。

  相較香港國泰航空2024年營業收入1043.7億港元,同比增長10%。淨利潤為98.9億港元。2025年上半年則錄得應佔溢利為港幣37億元,與2024年上半年水平相若。筆者不希望澳航能有國泰航空表現,惟不致虧損「已經當贏」,要說明的是鄰近航空公司是有營利的,澳門航空也應創造營收,並致力成為澳門人外遊的首選航空公司,不用舟車勞頓跑到珠海機場以至香港、深圳和廣州國際機場坐飛機了!


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