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遇鐵娘子
或是日相走馬燈

   日本國會最大黨自民黨於十月四日改選總裁,結果由高市早苗擊敗另一名候選人小泉進次郎,當選第29代黨總裁,也是該黨史上第一位女黨魁。若高市早苗獲得同屬執政聯盟的公明黨支持,她將會成為日本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日本政治在穩定的民主的國家中比較隱晦,作為局外人,很難像觀察美國總統選舉一樣,通過選舉前的民調,早早就大概知道各候選人的走勢。現代的日本政治,可以分為三層。最表面那一層,是內閣制的民主制度,即透過全民普選國會,以國會議席佔大多數的黨派執政,這套制度最大的特點,是選民並不直接投票給國家執政者,即總理或首相的個人,所以選民投完票之後,執政黨推派誰當領袖,其實是可以中途改變的,正如今次高市早苗上位的過程一樣。換句話說,內閣制留了一個讓上層精英操作的空間,所以日本首相可以像走馬燈一樣換人。

  第二層,是日本政壇的派閥,即在自民黨中的大勢力、大家族。由於日本歷史上存在封建諸侯的時間非常久,地方勢力父死子繼,直到今日,日本政壇依然有五大門閥,安倍、麻生、小泉、鳩山、福田。今次自民黨總裁選舉中,高市早苗就是屬於安倍派,是前首相安倍晉三生前栽培的接班人。小泉進次郎則是接續他的前首相父親小泉純一郎的政治能量,試圖父子拜相。而日本政壇重量級人物,現年八十五歲的前首相麻生太郎,則是今次改選總裁的操盤手。正如安倍晉三的外公、外叔公都當過首相,門閥之間互相嫁娶,甚至過繼男丁到外家都是常事,因此他們之間的關係和利益盤根交錯。這些都很難在?面上說得清楚。

  第三層,是美日關係。美國對日本的政治影響,一直是日本政壇最諱莫如深的一層。美國自一九四五年擊敗日本之後,曾經直接控制日本,日本的和平憲法也是由美國擬定,直至一九五二年還政於日本政府。雖然由於美日安保條約,日本的國防、外交依然與美國保持一致,但在這幾十年當中,美國對日本政壇人事的干預,總是隱隱若若的存在。以今次日本換首相為例,石破茂政府為何會倒台呢?石破茂在美日關稅問題上,沒法與美國談出一個像樣的協議,石破茂與特朗普的個人關係也沒有建立起來。另一方面,擔任農林水產大臣的小泉進次郎,在處理美國白米入口的問題上,也引起特朗普不滿。而在改選辯論會上,主持人要求曾經在美國留學的小泉進次郎以英文講出他的對美政策時,全日本的觀眾驚訝地發現,原來他是不會說英語的。在與特朗普的個人關係上,雖然高市早苗也不怎麼會說英語,沒有多少與美國政壇的關係,但就勝在老上司安倍晉三與特朗普私交甚篤。

  至於內地有些網民認為高市是個極右瘋婆子,筆者認為又無須太悲觀。事實是無論誰當日本首相,中日關係都不會好到哪裡去。日本與中國現是兩個不同的陣營,日本國民對中國的印象變差,中國民間針對日本的各種事件亦層出不窮。但要說中日關係會急遽惡化?大概是不可能,中國的旅遊平台統計,中國人外遊首選城市:大阪第一、東京第二、首爾第三。其實日本在往年底才放?了中國旅客的入境簽證,旅客可以帶動經濟增長,這個很現實。高市早苗就是透過前述的三層關係邁向首相大位,在這諸多制肘當中,她能夠坐穩相位就不錯,並沒有太多〝發瘋〞的空間。

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