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只剩澳門
有吃不盡的免費午餐

  
  六月四日,澳門著名時事評論員朱深勇的YouTube節目CHUCHU Channel,播出題為「澳門獨有!街市攤販免租,菜價仲貴過外面要交租商戶!石油氣漲價驚人!市民:政府應適當調升各項津貼福利」。講到市政署屬下的街市攤擋免租多年,發現其所售貨品價格不便宜,還比外面超市及蔬菜店還貴。如果有天天上街市的星斗市民,都同意市道非常惡劣,攤販大多叫苦連天,甚至有不少攤擋空置無人經營,予人很荒謬及莫名其妙之感。本來,政府此舉,是為了創造政府、攤販及市民三方多贏局面,可是,弄巧反拙,政府高官中不乏經商專才,一定聽過「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的經營警語,亦一定知道免費是最昂貴的道理。

  澳門真是與別不同,從長者坐巴士免費是常理,到讓市民匪夷所思,政府非常慷慨,竟無償將大學贈送給私立收費不菲的辦學團體,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有關「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的故事與理論

  
「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這個觀念最早來自一九七六年獲得諾貝爾經濟獎的經濟學家傅利曼教授﹙Milton Friedman﹚的倡議,他甚至說過:「我所有的經濟核心思維是環繞著『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的理念。」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雖然,當年傅利曼的本意是希望盡量精簡架構、精兵簡政、節制開支與縮減權責。但是,這個家傳戶曉的倡議,卻經常被大而無當,甚至不作為的政府拿來作為自己的劣政「遮羞布」;雖然,傅利曼希望限縮政府稅率並反對政府經常作出無績效的補貼,以便根絕政府的浪費與官商勾結,但是他的理論卻經常被扭曲來為富人與高獲利的企業減稅,然後把稅負與國債轉嫁給其他人;雖然,傅利曼主張要縮小社福開銷並以窮人為優先的補助對象,但是他的美好倡議卻經常被用來強化整個社會對窮人的冷漠以及鼓吹富而不仁。 事實上,傅利曼看到白吃午餐的惡行比比皆是,世界越來越貪婪、冷酷、殘忍。

  傅利曼經常掛在嘴邊的論述是自由市場遠比政府有效率,而且把美國歷年來逐漸惡化的各種經濟問題都諉過於「我們一直在把資源從市場部門移轉到政府部門。」因此,他再度要求四個簡單的經濟政策原則:降低稅率,減少政府管制,節制政府支出,控制通貨膨脹。用一句話來點出「傅利曼經濟思想」的哲學思維:「沒有人會在乎浪費別人的錢。」(Nobody spends somebody else’s money as carefully as he spends his own.)這句話確是澳門當前的社會現實。

  傅利曼摩頂放踵地到全世界去推廣他的經濟學思想,受到政府、企業界和學界的熱烈吹捧,這個天真的經濟學家也許從來沒有想過,人家只想要用他的理論來推卸責任和遮掩官商勾結,沒人想要認真執行他的理論;而在他的理論被斷章取義後,受害的就是底層民眾呢!

  傅利曼的盲點在哪裡?就在於前述的太天真,他不知道富人比政府更貪婪,不知道當政府不作為時,甚至作出種種不智的補貼時,富人的貪婪就毫無禁忌也赤裸裸地呈現於社會大眾眼前了,而免費白吃的午餐,甚至晚餐,卻源源不絕送上。

美國石油大亨
——洛克菲勒給孩子的信

 
  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給孩子的信是教養及管理的世紀經典。其中一封信,他談到做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包括幫人也不容易,因為弄不好你就害了人。他其實比傅利曼更早提出白吃午餐的想法,只是不成理論體系。他認為資助金錢是一種錯誤的行徑,會使一個人失去節儉、勤奮動力,變得懶惰、不思進取、沒有責任感。更為重要的是,當你施捨一個人時,你就否定了他的尊嚴,等於奪去他的命運,這是極不道德的。作為富人有責任成為造福人類的使者,卻不能成為製造懶人的始作俑者。

  無論是個人、社團、甚至政府,一旦養成習慣就會導致停止思考,更導致守株待兔的心態。白吃午餐的習慣不會使一個人步向康莊坦途,只會使他失去更多致勝的機會。

澳門政府提供的免費午餐多不勝數

  
《公共街市管理制度》於二0二二年一月一日生效,政府公佈街市攤位月租按攤位面積乘以每平方米計算,其中祐漢街市租金最高,每平方米月租二百一十元,月租最便宜是氹仔街市及路環街市,每平方米月租六十元。紅街市、營地街市、下環街市及沙梨頭街市每平方米月租一百八十元,雀仔園街市、台山街市每平方米月租一百零五元。多年以來,攤檔租金一直沒有更新,充滿愛心及善心的特區政府冀藉此反映社會經濟實況。過去街市攤檔租金偏低,據了解通常都不超過兩千元。新計算方式是反映攤檔本身價值,希望攤販知道攤檔價值,珍惜現有經營。不過,政府多年以來都有惠民福利措施,如免地租地稅等,當然,亦繼續豁免街市攤位租金。換句話說,豁免就等同於免費。

  如果大家都懂傅利曼及洛克菲勒的說法,就自然明白街市攤販為何經營困難,甚至不敵超市及蔬菜店。近年,政府開放售賣鮮肉的舉措,讓市民隨時買到比街市便宜的鮮肉及蔬果。再者,自疫情擴張後,也許澳門人都學會多菜少肉的健康之道,於是,要付高昂租金的蔬菜店如雨後春筍,就算現在疫情放緩,蔬菜店仍門庭若市,反而街市菜擋門可羅雀,甚至十室九空。誰是始作俑者,誰是不作為平庸之惡,市民看在眼裡,亦記在心裡。

  澳門政府自二00八年實施現金分享,無償向澳門市民派錢,派到今天,也許亦可以定義為白吃的午餐。不過,也有人反駁說,澳門市民都是納稅人,還富於民理所當然;亦有說澳門市民不少的生活及娛樂空間被旅客賭客佔去,這亦算是付出的成本代價啊!到目前為止,好像沒看過任何關於現金分享的研究,更遑論其成果。在國外,有很多國家都試行過「無條件基本收入」(UBI:Universal Basic Income),如荷蘭都會研究成果,證實拿到這筆錢的失業人士會更積極地描述自身健康狀況,對生活也更加滿意;緊張、沮喪、悲傷、孤獨等情緒,則相對較少。澳門政府一貫豪花,只問付出,不問回報,更懶理成效。

  筆者是教育工作者,多年來都非常關心《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的執行。一直非議《師框》中規定加入免費教育體系的學校,要起碼拿出七成收入給教師薪津的規定。這個計算完全沒有科學理論基礎,純粹「篤數」。筆者亦不斷倡議,《師框》理應有教師標準薪酬標準,既然免費教育的資金來自公帑,教師的薪水直接從政府支付,變相政府是加入免費教育網絡學校的老闆,不管名校與聲譽很差的學校,老師都應該同工同酬,最多是給予卓越教師另外的獎金。目前,免費教育的資金到了學校,成為校方的免費收入,很容易出現吃人資本主義惡行,許多不合理解僱不賠償,公積金與解僱賠償金對沖等惡行的支出,竟然都挪用自本來給學校的日常營運經費,絕對是荒誕不經。所以,行政當局只撥營運經費給學校,這樣,學校又少了一個藉口解聘一二級老師,更少了作惡的資金。

  如果深究傅利曼的理論,就會同意學校只領政府給予的日常經營資金,而教師薪金,看一般國家地區都按標準的薪酬表以公平、公正、公開方式發放,教師不必因為種種人事原因而受學校壓迫。

  長者坐巴士免費是義之所在,但理應由巴士公司來履行社會責任,而不是事事由政府補貼。政府大方把舊大學校舍送贈給辦學社團本來已經說不過去,難以向市民交待。但至少應要求大學做更多回報學子及社會的舉措,這些都是非常簡單的經濟學公平處理資源的準則。

  五月三十一日,政府為離島醫院興建逾百個單位的「專家住宅樓」,預算超過五億元,再次看到政府的傾斜慷慨政策。社文司歐陽瑜司長表示,政府研究有否條件出租住房給人才抵澳後短暫居住,現時未有定論。不是制定政策時就想通想妥嗎?為何又是見步行步、利益傾斜的施政呢?近日,有理工大學藝術及設計學院的學生向立法議員求助,本來承諾給予修讀鋼琴專業的學生一對一教授,卻縮減成一對二。

  愛是無條件,但必需有要求。同樣,政府提供的免費措施,都必須有同步出台的要求。政府的免費午餐多的是,這一邊廂的慷慨竟要另一邊廂的緊縮開支來彌補,足見白吃的午餐往往代價更高昂,應該好好檢討改善。


蔡梓瑜